【专家观点】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专家观点】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969年10月29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团队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将计算机进行了连接,实现了阿帕网(ARPANET)的第一个主机到主机之间的通信,尽管当时只传输出两个字母,但是,这仍然成为互联网的起点。目前,我们估算,全球网民接近50亿,也就是说全球已经65%的人口成为网民,换言之,使用网络的人比使用牙刷的人还多。我们可以说互联网逐步告别了“高大上”的奢侈品角色,而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世界的互联网产业突飞猛进,我国当然不能成为“例外”。我国在1986年8月第一次触网,如今,互联网+战略融入各个产业,信息技术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换代的核心动力之一,数字经济总量占我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拥有IPv6地址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我国网民规模接近9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超过99%,移动互联网使用持续深化。网络购物市场保持较快发展,辐射广泛的跨境电商、以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为代表的下沉市场、直播带货等模式创新为网络购物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动能。我国90%的地级行政区政府已开通了“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各级政府加快办事大厅线下线上融合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为我国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条件;视频内容与音乐、文学、游戏、电商等领域协同的娱乐内容生态正在形成。随着我国的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不断缩小与美国经济总量的距离。但是,未雨绸缪,我国必须要尽早做好新一轮全球价值链竞争的准备,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谋篇布局。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站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全球运输和通信成本不断下降,地球村日益形成,尽管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迹象,但是,全球的贸易壁垒在逐步消除,超过三分之二的世界贸易要依托全球产业来实现。特别是,全球价值链面临着重构。我们传统地把全球价值链划分为消费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和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现在,大数据、3D打印、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风起云涌,方兴未艾,这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技术正在成为第三种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未来谁拥有了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谁就掌握了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谁就掌握了全球竞争的话语权。可以说,工业时代的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信息时代的竞争是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做好统筹布局。在2016年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融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组织实施推进2019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20年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2月中旬到3月初,短短的20天内,中央先后四次提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见,国家高层的重视程度。现在需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协调各部委、各地的工作,明确“十四五”规划目标,推出重大项目,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补上现代供应链短板。从传统物流到现代供应链,不仅仅是一个词的变化,更重要的现代供应链关注的是从原材料采购一直到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所有环节,强调用系统整合的思想进行管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整体物流调度的协同效率较低等问题逐渐显露。而京东集团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样板。京东集团很早就开始现代供应链建设,从商品供应链扩展到服务供应链,京东数字化的供应链具备的柔性、弹性在疫情中彰显出了显著优势,例如,自营模式在物资调动中与供货商高效配合,甚至通过数据挖掘推动上游制造商提前复工复产,自有物流网络在春节期间和疫情严重区域也保持有序运营,自1月20日至2月28日,京东集团累计向全国消费者供应了2.2亿件、超29万吨的米面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用品,此外,在全国累计承运医疗应急物资约5000万件,超过 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