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一种砒砂岩区生态恢复的新途径
砒砂岩,是古生代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所形成的由砂岩、砂页岩、泥质砂岩构成的岩石互层,属于大陆相碎屑沉积岩类,位于黄河流域鄂尔多斯高原的砒砂岩区土壤侵蚀剧烈,生态退化严重,是黄河粗泥沙来源的核心区,被称之为“地球生态癌症”。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的姚文艺、刘慧和梁止水在新近出版的一期《水土保持通报》上
发表研究成果,揭示出砒砂岩部分化学成分性质活跃、岩石结构不稳定及部分岩石成分遇水膨胀进而导致孔隙关闭是易被侵蚀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包裹—聚合改性,研发成功一种抗蚀促生材料可以在砒砂岩表面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具有包裹层的单体改性颗粒,起到了疏水保水及防胀作用,并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同时,这种抗蚀促生材料还有着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紫外线降解、耐风蚀抗冻融、耐水解等性能,且对土壤、水质不会形成污染。
他们又根据野外试验观测结果显示,应用这种抗蚀促生技术使全坡面径流试验区的产流量、产沙量分别减少了70%和90%以上,示范小流域的植被覆盖度由25%提高到75%以上,说明其可为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恢复一种新技术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