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志愿服务改变既有劳动教育观念(2)
医学研究生能否参加支援武汉的医疗队,是一个医学和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并不能做出直接回答。但是,武汉作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核心区,是医生最危险的工作地点;同时也可以为医学生提供直面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病人的机会。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有助于激发医学生的医者仁心、学习动机,甚至创新动机。武汉是最危险但也是当下医学生劳动教育的最佳场域。
有一种观点,劳动教育仍要学生返回农村,返回西部地区。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有助于我们修正关于劳动教育地点的观念。劳动教育的最佳场域是前沿,而前沿所在会随时间、环境变化而变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与作为大城市的武汉相比,农村已然呈现出田园色彩,而武汉这个大城市却成为当下劳动的最前沿。
在北京大学的两个案例之外,新闻媒体也报道了在抗疫各前线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劳动。例如,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徐杰在湖北黄冈浠水县老家参加防疫工作等。这些学生参加的志愿劳动,与在农村的生产劳动有着很大不同。
抗疫中的志愿劳动本身有着“做中学”的意味,使得上手的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工作的意义,进而生发出工作动机、奉献动机,生发出对未知的思考,因而是重要的劳动教育机会。目前,大量医生、护士驰援武汉,各地医院因而产生了很多志愿服务岗位,成为医学院、护理学校珍贵的劳动教育契机。契机值得珍惜,需要各方努力共同创造。
抗疫期间的志愿服务劳动作为大学劳动教育亮点,能否促进我们对劳动教育观念的转变?劳动,不仅仅是体力劳动,不仅仅是生产劳动;劳动教育的场域也不仅仅在农村、在西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