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的抗疫故事
高校实验室的抗疫故事
“我们已经安装好了,正在试机,希望会有帮助,非常感谢!”
屏幕上,身着厚厚防护服的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二病区主任杨英梅的语气中透露出几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屏幕前,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马雪梅认真地倾听着,微微点着头。
杨英梅正在试机的设备,正是马雪梅带领团队研发完成的新型氢氧雾化呼吸机。
“多数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存在痰不多但黏稠的特点,这给呼吸机的应用带来较大困难。而氢气由于在体内代谢产物只有水,对人体的安全性得到广泛认可。氢氧呼吸机通过电解水工作,操作简单,而且不会对现有治疗产生干扰。”对于自己的成果在此次疫情防治中所起的作用,马雪梅很有自信。
如马雪梅一样,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各高校的科研人员都在尽自己所能贡献科技力量,高校的实验室已然成为疫情防控的另一个“主战场”。
疫情下的学科融合
早在今年春节期间,各高校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科研“集结号”便已经吹响。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在国内某重点高校,一支由该校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带队的疫情工作专项小组便在浓浓的年味中成立了。“工作组把学校不同学院和学科的老师汇聚在一起。大家通过网络交流、讨论面对疫情应往哪个方向进行科研攻关。”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该校科研院副院长刘丹回忆说,很快,他们就启动了一个科技专项,分两批开始资助与新冠肺炎防治相关的20个科研项目。
实际上,在此次疫情中,针对防控工作中的某个科研专项进行联合攻关,成为了国内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2月1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加强高校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科研攻关的通知》,对各高校提出“充分发挥创新优势,立即行动,加快开展科研攻关”的要求后,高校的相关科研活动变得更加普遍。
这样的联合攻关在取得丰硕的科技成果的同时,也为高校本身的科研生态带来了一定的改变。
2月4日,电子科技大学下发《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科研攻关的通知》,明确鼓励不同单位协同攻关、跨学科合作,并将协助相关科研人员协调各方优势力量,充分发挥附属医院作用,集智攻关。通知下发后,该校科研人员纷纷寻找自身科研与疫情防控的结合点,进行科技攻关,其中就包括该校公共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殷光强。
殷光强研究的项目是全域测温雷达系统。据他介绍,该系统能够实现无感知、无障碍的全天候24小时高精度测温,“同一时间检测体温的人数可达24人次,检测时间仅为100毫秒,测温精度误差在±0.1℃以内”。
这是该团队为抗击疫情专门紧急攻关研发的系统。在研制过程中,由于涉及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等与传统光电技术“不搭界”的技术,该团队根据通知精神,大量吸收了学校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加入。“如果算上博士生,可能吸收了超过一百人。”
“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受访时,殷光强说,疫情压力下,很多围绕疫情的科研项目,无形中将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都调动了起来,而按照传统科研模式,单个团队单枪匹马是不可能具有如此快速的反应能力的。“在某种程度上,疫情的压力促进了高校的学科融合。”
对此,刘丹也深有体会。此前,他们曾针对科学交叉融合的制度设计进行过专门探索,得出的结论是任务牵引学科交叉更加自然顺畅。“疫情下,具体任务当前,老师对于学科交叉的内生动力要比以往更加强烈,这也算是疫情带给高校科研工作的一个‘正向作用’。”她说。
校园里的“科研囧途”
相比于“正向作用”,此次疫情对高校科研工作造成的阻碍显然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