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的抗疫故事(2)
在此次疫情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科研团队面对的主要课题是“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的高效规模量产。然而,就在实验进行到关键阶段时,由于交通管制,实验室原本的原料供货商无法及时送货。无奈之下,团队几番周折联系专车,在办理完各种手续后,到位于河北的生产厂家取货,往返距离近2000公里。
“这中间各种经历,简直可以拍一部《科研囧途》的电影了。”团队成员、该院教授顾振华打趣地说。而更为窘迫的是,有些中间体实验原料由于生产厂家没有复工,导致他们即使有钱也买不到,团队成员只能早中晚不停歇地自己动手合成原料。
面对疫情造成的困难,很多科研团队都选择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殷光强团队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由于疫情,团队成员都分散在各地,尤其是一些博士生、硕士生无法返校,这给他们的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不过,他们也创新了一套自己的解决方式。
“比如,由于无法到实验室使用设备,我们就研发了一套远程调度系统,可以远程操作设备进行试验。”殷光强说,其实在此之前,他们也进行过一些类似的尝试,但由于对网络环境的要求很高,操作起来并不顺利。而现在他们“被逼得没办法”,只能通过一些算法优化,克服一般网速所带来的网络延时等问题。
“这也算是疫情之下被逼出来的一点‘小创新’吧。”殷光强笑着说。不过,他又补充道:“谁知道这个小创新后面,是否还会隐藏着一些大用途呢?”
由于疫情的阻断,人手缺乏是当前很多高校科研团队面临的难题,不过对于刘丹来说,这个难题相对好解决一些。
“作为工科院校,刘丹所在学校的很多课题是与企业联合开展的。而很多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科研工作,这就给高校研究人员提供了便利。”她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们,高校应该与企业建立一种“贯通式”的科研创新机制。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平时,这点都十分重要。
有待解决的“落地问题”
杨英梅此次调试的氢氧雾化呼吸机,是她不久前联合企业,向抗疫一线捐赠的20台呼吸机中的一台,这批物资价值近140万元。马雪梅介绍,未来他们将在武汉和黄冈当地医院,开展氢氧机用于改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症状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事实上,当自己手中拥有可以为抗疫提供帮助的科研项目或产品时,捐献是很多高校科研人员选择的一条“捷径”。
多年来,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范代娣一直致力于稀有人参皂苷类增强免疫力和体力支撑产品的研究。其相关科研也入选了该校的应急科研专项。此前,范代娣研发的一款可以用于湿疹和过敏治疗的产品,已经用于全国上千家医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陕西省组织医护人员赶赴疫情一线时,一些人员的行囊中便有这款产品。
得知这一消息后,范代娣主动联系学校和陕西省慈善总会,联合企业为一线医务人员捐赠了价值500多万元的相关产品。“起初,对方说要买,我觉得直接捐一些不就行了么?”受访时,范代娣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