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集智攻关 助力战“疫”(2)
不用戴口罩,也不用穿防护服的“小护士”智能护理机器人,可以根据设定的程序自主导航,进行喷洒消毒,派发药品,还可以对病人进行体温、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测试。
电子科大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彭倍教授介绍,这款机器人还能通过人脸或指纹信息对病人进行身份确认,并搭配热成像人体高精度测温系统,实现24小时智能监测预警,极大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和院感风险。目前,“小护士”已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应用。
电子科大在读博士生、成都越凡创新CEO黄山,带领团队也推出了两款智能服务机器人,并捐赠给了成都部分医院,“这些机器人在各大医院的门诊大厅、隔离病区进行24小时的防疫宣教、物资配送和便民服务工作,可以起到防止交叉感染,降低一线医务人员工作强度的作用。”
聚焦防控策略展开研究
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持,是电子科大科技助力疫情防控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1月22日,四川省召开紧急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随后,电子科大与四川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落实会议精神和要求,共同组建了新型冠状病毒大数据交叉学科研究平台。
“我们要对这次战‘疫’充满信心,不必过度恐慌和悲观。”在该平台和项目的支持下,电子科大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教授通过数据建模得出研究结果,持续发表了多篇学术报告,并提出新冠肺炎的形势分析和应对建议等系列学术建议。
电子科技大学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工作中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公布后,如何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确诊病例的具体位置?电子科大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合作方联合推出了新冠肺炎疫情卫星地图速查系统,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带来的“太空视角”,让确诊病例分布位置尽收眼底,并显示出附近的确诊病例分布与自己的距离,为公众提供免费的疫情防控公益服务。
从研发到上线,用时不到10天。在系统研发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体现了奉献精神,大家反复测试、校正、调整、优化,时常鏖战到凌晨,最终把官方发布的疫情文字转化成了一目了然的“疫情卫星地图”。
此外,该校人文社科学院教师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该校外国语学院张维莎博士长期从事网络舆情研究,重点关注国际社交媒体。1月27日,她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赵宇共同完成的提案《建议尽快确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官方英文名称》,顺利提交给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然后又被递交到有关部门。
电子科大副校长徐红兵表示,作为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双一流”大学,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加大防疫科研攻关力度,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