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企联合助力科技成果转化(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01 08:16:12
浏览

研发之初就吸纳天智航公司、联影医疗公司等企业的加入,双方共同针对产品进行深度联合研发,既促进了医院与企业间的了解互信,也使产品走向市场之路变得更为顺畅。

2019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天智航公司签署成果转化协议,技术合同额近亿元。于洋介绍,成果转化方案包括三部分:积水潭医院专利包进行价值转化,天智航公司出资设立“研究基金”,天智航公司投资建立“联合实验室”。

积水潭医院的专利包中,包含以积水潭医院为专利权人的8组专利,按照评估价值,以排他许可方式,向天智航公司进行成果转化,分年实现全部价值交付。

天智航公司支持积水潭医院成立“智航骨科研究发展基金”,同等条件下对研究成果享有优先转化权;经费自2020年起每年拨付,连续5年。同时天智航公司推动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联合基金中设立“智慧骨科”专题,共同鼓励推动骨科机器人研发与持续创新。

天智航公司在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投资建立“智能骨科联合实验室”,企业承担房租、实验室装备及建设成本,积水潭医院享有10年无偿使用权。

多元化、开放式的转化方案,既使研究人员和医院的利益得到了体现,后续双方的深度融合,也将使联合研发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既有利于促进医院的科研攻关,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目前,经医院与企业共同努力,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已在全国推广,天智航公司也成为全球又一家实现盈利的手术机器人公司。

医工企机制立足临床需求

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成果的成功转化,让积水潭医院意识到“医工企联合转化”的重要性。

于洋介绍,积水潭医院进一步拓展医工企联合转化优势,开展了多项合作。例如,与北京理工大学成立医工融合战略合作联盟,研发神经阻滞机器人;与中国科学院成立中科院积水潭骨科研究中心,研发新一代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与清华大学、易迈医疗公司合作,研发智能人工关节试模。

积水潭医院还形成了医工企联合转化的“三元素-三循环机制”。田伟介绍,“三元素”就是医、工、企,“临床医学需求,在成果转化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三循环包括“医工研发循环”,从临床医学出发,医工协同研发,产品实施反馈;“工企调控循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制造流程优化,实现产品技术服务;“医企互促循环”,产品通过临床应用,实现市场化推广,指导个体化医疗。

“这样的成果转化机制,在于保证产品是瞄准临床应用需求的,不至于成果无法实现应用。”于洋说。

目前,通过医工企联合,积水潭医院研发了多项成果,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创伤骨科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机器人、基于膝关节的运动学与力学个性化UKA机器人等,都实现了转化应用。

于洋表示,下一步医院努力的方向,是要探索成果转化与绩效和职称晋升挂钩的更好机制,搭建更专业的转化平台,探索自行投资或成果作价入股等转化方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