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双创”教育进行时(2)
由浙江大学牵头成立的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于2月10日向全国高校发起了“在线双创行动”,免费开放联盟移动服务平台。共有207所高校在该行动推出后申请开通。
当天的主讲人是大疆科技的李泽湘教授,主讲题目是《中国制造业破局与学院派创业》。他从口罩生态链聊起,带领全国高校师生一起探索中国制造业如何破局。
“作为一所以财经外语见长的高校,我们的学生在创业中往往长于商业方案设计,却短于技术。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改变或补充现有的知识结构,加强与外校学科资源互补。”苗冬青说。
通过不同平台上的在线碰撞,在不久前的“经纬杯”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苗冬青发现,该校学生团队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学生组队成功。
关爱初创期创业者
“朱月平同学你好!我们能否一起合作?我有一个互联网云服务平台,抗疫复工阶段,非常需要在线心理咨询热线服务。”不久前,浙大求是强鹰导师、“中国市民卡工程之父”张旭光向浙大创业学生递去橄榄枝。
这其实是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应对疫情·聚力五步工作法”中的一个例子。聚力五步工作法中的第二步——建立交流平台,汇聚学生校友,通过引入知名专家和企业家进群,给浙大创业学子答疑解惑,为群内有合作意向的创新创业项目、企业牵线搭桥、促进合作。
“疫情对正常经济生活的阻断,造成了各种既成计划难以实施,对于脆弱的初创期创业者影响更大。”受访时,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阮俊华认为,除了做好创业教育,疫情期间最应该做好的是持续地关心、帮助创业者。
基于此,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重点关注了浙大创业学生的复工复产问题,通过连接各界社会资源,进行积极帮扶。比如,在前期急缺抗疫物资的情况下,他们联系求是强鹰导师企业筹措了23000多个口罩,为所有在校创业学生和求是强鹰创业者快递赠送应急;协助部分创业企业尽早获得复工名额,正常化生产经营等。
在苗冬青看来,此次疫情对在校生的创业影响也挺大。“他们本身的学业受到一定冲击,很难把精力投入到创业项目上,而且很多创业项目需要实体。这个时间点对他们而言比较被动。”
为此,他们采取电话、微信等方式主动了解情况,梳理总结初创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组织了创业导师、校外投资人,在网上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包括对学生创业进行精准辅导等。
“一定要发挥好创业导师的力量。导师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人生阅历,拥有更多的平台、资源。他们介入学生项目,提供疫情期间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物资支持以及专业咨询服务,会更有效地解决学生创业中的落地问题,帮助初创企业和项目渡过难关。”阮俊华如是建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