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学+”解答传统商学院“终极之问”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08 12:46:52
浏览

 
 
以“商学+”解答传统商学院“终极之问”  
 

进入21世纪,全球商学院都在深入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三个最基本的问题。

以商学院的MBA教育项目为例。中国MBA教育经历近30年的发展,成绩斐然。但同时,国内对MBA教育的批评从未间断过。

那么,商学院管理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笔者看来,问题不是商学院不努力,也不是社会不需要管理人才,而是商学院还不够努力,商学教育模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传统商学院的未来将向何处去,我们应该自问这样一个问题:颠覆,还是被颠覆。换言之,究竟我们是等着被非主流商学院颠覆,还是我们自行变革、自我颠覆。

商学院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作为传统商学院,我们常常反思以下三个基本问题:商学院为什么存在、商学院要往哪里去、未来商学院如何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也就是商学院的使命、目标和战略行动。

首先,我们要直面“商学院为什么存在”的理由。我们应该自问三个子问题:

第一,商学院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当评价商学院的排名时、评价商学院教师的水平时、评价商学院产出的成果时,我们发现第一指标、核心指标就是期刊论文。我们暂且不去争论“论文至上”是否正确,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商学院把“论文产出”作为第一价值贡献时,自然不会把培养符合经济社会需求的人才放在第一位。

第二,商学院的核心资源是什么。笔者做过多次实验,让学生做选择题:如果商学院不提供学历、学位,你们还会花钱来商学院读书吗?他们几乎全部回答“不会”。由此可见,传统商学院的核心资源是政府授予的提供学历、学位的能力。因此,作为“学位供应商”的传统商学院,自然会把满足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第三,商学院的边界是什么。当我们直面“传统商学院最关心什么边界”时,毫无例外是“学科边界”。可是,学科边界在由问题驱动且跨学科的现实管理中却是微不足道的。问题的症结由此得出,因为从学科利益出发,所以培养学生的课程体系才会被扯得支离破碎,任课教师才会被固化在一个系或学院的边界内。可想而知,这样的制度设计怎么能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人才呢?

只有解决了以上三个子问题,才能理清商学院的使命。

其次,要回答“商学院往哪里去”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乎目标与愿景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应该建成什么样的商学院。

当前,国内流行按照西方模式或国内一流大学的模式来办中国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如果我们逆向思考一下,是否可以学习湖畔大学、混沌大学、青藤学堂的创新理念,结合自身实际,办个综合型大学中的独特商学院?显然,照搬西方模式是行不通的。若商学院培养的学生缺失理论底蕴和科学素养,单纯以应用技能为导向,试问,如何才能出现中国的管理理论?如何才能培养出中国的管理思想家和领袖型人才?

传统商学院管理教育究竟应该往何处去?有几个基本问题需要明确。一是要培养优秀的、有独特文化印记的人才;二是要能为中国或者世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三是要做出能解决问题的高水平研究。商学院要回到现实管理中去,要回到人才培养的初心上去。这是根本性目标。

最后,要回答“未来商学院如何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解决如何从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角度,来谋划未来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