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自然》子刊评述文章,谈新冠肺炎免疫病理和治疗启示(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12 09:19:20
浏览

其实,病毒的疫苗研发和抗体治疗一直面临病毒变异、病毒免疫原性弱导致抗体疗效欠佳、抗体结合后不杀伤病毒反而加强病毒感染ADE效应的挑战。

从这方面考虑,需要更多的独立大样本临床研究来证实或排除新冠病毒ADE的可能性。

《中国科学报》

针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细胞因子风暴问题,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曹雪涛:细胞因子风暴是重症新冠肺炎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IL-6水平升高是严重新冠肺炎合并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中国科大组织的临床试验表明,针对IL-6受体靶向单克隆抗体疗法有效,很多欧洲国家在模仿应用。

这提示,中和单克隆抗体对抗其他促炎细胞因子可能也有用,潜在的靶点包括IL-1、IL-17及其各自受体。

此外,细胞因子下游信号元件的小分子抑制剂可能有希望阻止细胞因子风暴相关的免疫反应。针对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可以借鉴CART细胞治疗。

我们还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观察到补体系统激活,这表明如果使用补体抑制剂,可能会减弱炎症损伤。希望这些方法能被批准用于临床试验,造福患者。

《中国科学报》

您在评述中提到新冠病毒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相互作用,这是什么概念?

曹雪涛:众所周知,病毒感染后天然免疫应答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诱导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糖皮质激素和其他神经多肽,从而调控免疫应答,这涉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应激性紊乱。

新冠病毒已从人体的呼吸道、粪便、泪液等样本中分离出来,也就是说病毒感染了多个组织器官。

近日美国报道发现一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脑部受损,那么新冠病毒是否能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是否能促进炎症诱导的病理神经内分泌介质的释放,影响呼吸功能和ARDS的发病机制,是促进患者康复还是导致病情恶化,都值得研究。

《中国科学报》

全球抗击新冠疫情将是一场持久战。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曹雪涛:在新冠肺炎目前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我们还没有找到抗击新冠病毒的特效药。

我国之所以控制住了疫情,最突出的还是我们的社会组织力,党中央国务院一声令下,社会各组织积极响应号召,全国范围内务实参与,同时科技攻关及时跟上,及时控制住了疫情蔓延,这种制度优势是国外难以比拟的。

抗击疫情,我们面临很多难题。除了前面提到的种种不确定,我们还需要考虑寻找新冠肺炎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以及预判性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

这样一旦感染者确诊,我们通过标志物的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其病情恶化的程度,从而有助于早干预早治疗。

而解决这些难题,自主创新与国际科技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网络开展世界多中心的合作,围绕重点难点科学问题开展联合研究,这不仅需要我们在抗击疫情时联合起来,疫情结束后,我们也应继续这种合作,一起去解决更多的生物医学领域的科学难题。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77-020-0308-3

相关专题: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