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常态化防控是当下应对疫情的“上策”(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25 10:11:36
浏览

而一旦出现防境外输入病例漏洞,无症状感染者或病例“潜入”后引起续发病例,或者本土潜在传染源发生传播,有可能造成局部的聚集性疫情。杨维中认为,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以最果断最严厉的处置措施,把疫情之火扑灭于星星之火阶段。

当前,虽然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已连续多天出现新增病例零报告,但是对新冠肺炎疫情未来的结局仍然不确定。“在过渡时期,需要制定一套与发病水平相适应的应急反应标准,科学有序地处置新冠肺炎疫情。”杨维中说。

比如,低水平发病时,只作为常态医疗工作处置;较高水平发病(包括小规模的聚集性疫情),即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一般事件,则需局部的应急响应;而在高水平发病(包括较大规模的聚集性疫情),即转变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省级做出应急响应。要依法依规管理卫生应急工作。

同时,国家还应该借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疫苗研发成功经验,发挥举国优势,多条技术路线并行,协同开展新冠肺炎疫苗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注册审批、产能设计进程。

“尽快制定新冠肺炎疫苗应用策略,确定疫苗预防接种的目标人群和优先次序,争取早日给重点人群接种。”杨维中提醒,还要做好口罩、防护服、呼吸机、ECMO、检测试剂、检测设备等物资、设备、技术能力的储备。“即使再发生大规模的暴发疫情,也能保证充足的医疗资源,避免发生医疗挤兑的‘次生灾害’。 ”

“但即便新冠病毒长期存在的话,也不等于长期大流行,所以,公众不必恐慌。我们也坚信,随着人类对该病毒认识的加深,一定会有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应对。”徐州医科大学教授顾兵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终将会过去,不管它是来去匆匆,还是长时间存在,每个人都不能对新冠病毒掉以轻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