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交出的这张答卷,你打几分?
中医药交出的这张答卷,你打几分?
中医方舱医院,零重症化;金银潭医院中医病区,恶化率最低;武汉康复驿站,中药干预组复阳率更低……
中医药的价值作用在于什么?是疗效。
然而,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来看,疫情期间中医药有无显著疗效,需要拿出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过去两个多月时间里,全国中医药系统约700个中医机构,近5000人奋斗在湖北抗疫一线。4月24日,参与武汉、湖北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一线的多位院士、专家,把他们在病情防控、诊治中的临床实践结果,带到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与传承创新发展”研讨会上。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
中西医结合,中国方案的亮点
在此次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国的经验是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全国确诊的8万多名患者中,有74000多人使用了中药,占91.5%。
在武汉,对发热、疑似、密接、留观四类人员的隔离是我们防治取胜的第一步。但是,隔离不给药,只成功一半。刚开始隔离,我们并未提供药物,这种情况下,一是延误病情,二是加重恐慌。因此,我们提出严格隔离+普遍服中药的干预方法。结果显示,隔离区确诊阳性率从2月初的约80%,降到2月中旬约30%,再到2月底低于10%,有效阻断了疫情的扩展和蔓延。
唯一一个中医方舱医院——江夏方舱,2月14日开舱,3月10日休仓,共收治病人564人。病人全部采用中医综和疗法,包括汤药、中成药、针灸、推拿等,结果显示,病人轻转重0个,医护人员0感染。对比方舱整体转重率为2~5%(90%服用中药),WHO报告转重率13%、转危重症7%(未服用中药)。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123例金花清感颗粒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病毒肺炎的病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2例)转重型发生率及危重型发生率(11.8%)明显低于西药组(41例)(29.4%),而白细胞、淋巴细胞复常率均高于后者。
我们还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探究了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可能靶点与具体机制,发现宣肺败毒方主要化学成分调控的286个关键靶标和21条通路,具有抑制冠状病毒的活力、缓解细胞因子风暴、多靶点保护肺脏等作用。
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寻找中医药疗效的高级别循证证据
武汉金银潭医院是传染病三甲定点医院,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医疗队接管了其中一个(重症)病区。截止3月30日,收治病人158名,出院病人140名,包括中医辨证中药治疗88名。
我们对在2月1日到2月29日金银潭医院8个病区(862名患者,基本以重症为主)的治疗情况做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在恶化率(死亡和转重比率)方面,中医病区是一位百分数,其余七个病区平均是两位百分数。
在国家诊疗方案基础上,我们优化出了一个核心方——化湿败毒方,主要由14味药组成。在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采用了化湿败毒方联用中药注射液(包括了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的方法。
我们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团队,进行了化湿败毒颗粒的药理毒理研究。结果发现,它可以显著降低小鼠的肺组织病毒载量(具有统计学差异);其次可以改善肺部炎症、减轻肺水肿。另外的小鼠模型研究显示,化湿败毒颗粒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肺组织中炎性因子含量,证明其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