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事和自己的事,界限早已模糊(2)
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后,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也就模糊起来。有时正与家人吃着饭,出差的通知就来了,有时计划好了带女儿出去玩,总因为出海行程变化而一拖再拖。
甚至7年多前父女俩的第一次见面,这位新手爸爸也爽了约。当时正是“蛟龙”号7000米海试时期,他处在漫无边际的太平洋上,当时的条件不可能每天跟家里通电话,而海上网络信号又差,邮件无法及时收到。
直到海试完成,途中进行补给并准备返航时,一封来自朋友的邮件让刘烨瑶兴奋起来,“恭喜你当爸爸了,母女平安。”再看时间,已经是几天前发的了,他赶紧拨通了家人的电话。
当时团队做完7000米的试验,非常成功,又得知了这个信息,“我很高兴,确实很高兴。”
他的另一个“高光时刻”是“蛟龙”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时,作为核心成员之一,他被邀请到了人民大会堂,参加奖励大会。
可这样的时刻并不多,大多数时候,刘烨瑶和团队成员要顶着烈日,在租来的小渔船上吃面条,要在湿热、狭小的潜水器中反复调试设备。他总结说,“工作要一步一步干,经验要一点一点积累,基础的科研都是些平常、琐碎的小事,不能总想着光鲜亮丽。”
在他的同事、中科院声学所助理工程师廖佳伟看来,有了任务和责任时,刘烨瑶会最先冲上去。“去年海试,即便不需要他轮岗时也坚持陪着我和另一位同事,他总是这样全程亲力亲为。”
对于自己的“亲力亲为”,刘烨瑶认为,声学所经历了几十年的知识、技术、经验的积累,期间有很多前辈给像他一样的青年人打下了基础,有了这些基础,团队才能做出载人深潜的成就。这是非常幸运和难得的,所以必须负责、必须尽力做好。
“他常告诉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工作一定没有差错,自己的岗位一定让别人放心’,这是他的习惯,也是对我们的激励。”廖佳伟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