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世萱研究员:不弃前行,仰头飞跃(4)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级博士研究生张瑞梓看来,“杜老师”对学生是启发式教育。“在遇到问题时,她不会直接帮我们解决而是启发我们自己探索。在交流的时候,对于每一个细节都把握的十分严谨,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杜世萱从读文献中获益,她也常常希望学生多读文献。“她建议我们不要限定方向,多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张瑞梓说,他们每周有两次分享交流会,要求分享阅读文献后的收获。
张瑞梓回忆自己经常因为不够严谨而多走弯路,“与杜老师交流时,她不仅耐心帮我指出问题,还启发我找到新方向,比起刚来的时候,我在科研上进步了很多。”
去年博士毕业的高蕾,如今已成为昆明理工大学的一名老师了,也一直与杜世萱和课题组保持着密切合作。
在高蕾眼中,“杜老师”很温柔,是“妈妈般的导师”。“杜老师严以律己,但从未跟学生‘红过脸’,甚至重话都没有说过,每次我犯错时,她都是温声细语地指出来,而不是责备。她在我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力量。”高蕾说。
除了科研人员、老师,杜世萱还是孩子的妈妈。
读研究生时,她便做了母亲,白天上课、写作业、读文献、做研究、写论文,晚上带孩子,自己博士毕业的那天,儿子也从幼儿园顺利毕业。披星戴月,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
在杜世萱眼中,这些付出是幸福和快乐的,“我们相伴走过了各自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对待孩子,她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以我希望孩子能拥有的美好品质都必须先从自己做起。“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杜世萱是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事实上,每到3月,女科学家的话题常常被人谈起,她们肩负着更多身份、承担着更多责任,这使得她们要想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努力。
“可正是这样的努力,让我们能体会到加倍的快乐和成就感。”杜世萱积极看待这样的问题。可是,女性科研工作者“高位缺席”现象至今未有较大改变,很多女生止步于硕士和博士。也正因此,杜世萱每每看到有年轻女性步入科学领域时,便会不自觉地感到欣慰。
她希望青年女性勇敢地面对,尽己所能做到最好,不要因为自己是女性就有所懈怠,并且不到最后关头一定不要放弃。
人的一生要面临无数大大小小的选择,究竟作出怎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在杜世萱看来,选择没有对错,作出决定后就应无怨无悔,并为之付出全力。“每个决定,即使是错误的决定,也有它出现的理由。但错误出现的目的是让人反省,使下一次做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让人后悔。”
杜世萱坦承,自己也做过错误的决定、体会过失败的滋味,“只是我很少感到后悔,选择了便为之努力奋斗,这使我能够在科研之路上心无旁骛,享受人生旅途中的每一处风景。”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