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和完善重大民众突发事件建树和危机过问(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23 08:03:09
浏览

伴随重大疫情或自然灾害,都会产生相当数量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人群。既可能是疫情或灾难的当事人,也可能是因目睹伤害容易共情的普通人。心理学认为,危机发生后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会出现功能失调,社会会发生混乱。

因此,控制危机,降低危机带给人类的伤害既是人们的期盼,也是社会安定的需要。这提醒人们,当重大疫情或灾情发生后,需要及时地情绪疏导和心理抚慰。

针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葛均波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遭遇灾难,尽早心理干预:COVID-19疫情暴发后,当病人得知患病将被隔离时可能表现为麻木、否认、愤怒、恐惧、懊恼、抑郁、抱怨等。此时,理解病人出现的情绪反应属于反应的一种方式,做到事先有准备,不被患者的攻击和悲伤行为所激怒而失去应有的立场,如放弃治疗、与病人争吵、过度悲伤等。

在理解病人的前提下,除了药物支持治疗之外,应给予心理支持,如避开攻击性话题、不与患者正面冲突、安排就诊和转诊。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患者,尽快稳定患者的情绪,支持和安慰患者使其服从治疗。

其二,以增强公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为突破口,建立良好的心理行为屏障: 疾病的发生变化与不良行为习惯和方式关系密切,不良行为方式可导致疾病,加重疾病。为了确保全人类的持续存在和发展,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持续性的自然环境卫生道德观。

人类有义务有责任不断积极地调整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自身的环境卫生意识,并赋予新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以约束人的行为。 倡导以面部表情、挥手、行礼、眼神等体势语言来代替握手等肢体接触的社交活动方式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必要总结在防治传染性疾病中心理疏导方面的工作经验,从而进一步认清和把握心理疏导的新规律以及新特点,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可预见性。

其三,以社会资源为鲜活内容,提高公众战胜疾病的信心: 任何社会都会有天灾人祸,在应对和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政府负责公共项目的执行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无疑是主导性力量。

因此政府要通过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或者通过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等方式,给予疾病患者以特别的精神、道义与物质的保障,或者双管齐下,或者兼而有之,保障患者治疗疾病权益与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正当权益,特别是要提高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的效率,把公共服务的触角伸向疾病防治中的弱势群体。缓解疫情对他们所带来的各种压力,从而提高公众的自信心和防疫能力,摆脱自怨自艾或者悲观失望的状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