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好评度创汗青新高,更需安不忘危!(2)
面对这种需求,他认为,科学家必须开展高质量的、有科学基础和依据的传播。“如果科学不去占领互联网,伪科学就会去占领,科学家根本就没有退路。”
之所以现在公众对与科学家的沟通交流不满意,赵延东分析,一方面是因为科学家长期缺乏积极展现自己的形象或者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的能力和动力,这并不是在这次疫情中才暴露的问题;另一方面,此次疫情中的舆论环境,让科学家对于公开发声心存疑虑,以致他们采取了消极应对的策略。
“我们越来越缺乏一个理性的公共讨论空间,社会基本价值观的撕裂触目惊心。越是极端的、情绪化的言论,越容易得到传播和认可。”这样的舆论空间让赵延东极为担忧。
“互联网需要简单粗暴、立场鲜明的答案,但科学却是模糊的、渐进的、容错的。在一个并不崇尚理性、中立、客观的空间,科学传播一定会遇到很大的阻碍,科学家很难成为赢家。”
警惕过度拔高科学家形象
与常态社会相比,新冠疫情是一种非常态,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形象有什么变化,是研究者尤为关注的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分别在2011年和2017年开展了两次“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公众形象调查”。赵延东指出,相较而言,疫情中公众对科学家科研水平和诚实可信度的评价,可谓“稳中有升”。
2000年以后,在社会整体信任度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公众对于科学家和科学的信任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在他看来,这对中国的科学发展、对科学家社会功能的发挥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但是,赵延东多次强调,必须警惕过度拔高科学家形象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看待公众评价有一个重要前提,他们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是否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充分反思的基础之上的?”他说,“如果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之上,公众对科学和科学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新冠病毒暴发后恨不得让科学家在一天之内就研制出疫苗和特效药,做不到就拿科学家‘开刀’,那么,今天他们可以把科学家捧上‘神坛’,明天就可以把科学家绑上‘祭坛’。”
事实上,疫情中科学家的形象也确实不是唯一的,而是复杂多面的,有时甚至是彼此矛盾、相互撕裂的。
“当下,公众对科学家无论是高度信任,还是批评攻击,一定程度上都带有盲目性,公众对于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家在做什么等问题的答案是模糊不清的,在这种情况下,科学以及科学家形象必然是十分脆弱的。” 赵延东说道。
因此,他提出,科学共同体应该居安思危,在进行任何科学传播、与公众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守住“实事求是”的底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