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钧院士:造就院士的院士,造就传授的传授(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16 20:09:52
浏览

他和多名教授建议在化学系设置化学工程专业,1957年该建议被高教部批准,由时先生负责制订教学计划,筹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批化学工程专业。

他还作为科学家、教育家代表,应邀参加制定《1956~195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当毛主席亲切接见他们、周总理与代表们一一碰杯的时候,时先生的眼睛里噙满了泪花。此时,他已经将满身的才学、知识赋予了新中国建设的远大抱负中。

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时先生作为学科带头人的一面。他不仅凭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是凭借协调能力,带动一批人、出大成果。他带研究生时,总是给予客观的、前瞻性的指导,挖掘我们自身的潜力。

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教师像保姆一样,自己一有困难教师就出现。时先生却从不做这样的“保姆”。他是标杆——总是给你制造一个跳得更高的标杆,让你自己来跳,而他则不断地提升杆子的高度。比如一个实验,我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他却让我自己去做,去不断地接近结果,而他则在背后注视、支持和适时地指点。

时先生常利用各种场合邀请世界一流的专家来听自己的博士生讲述。我读博期间,不仅要向国内顶尖专家汇报,还要向国际著名学者汇报,进步非常快。那个年代,我国刚开始招收博士生不久,规则和要求都不够清晰,但时先生总是自觉地用国际水准来要求学生。

当初学校的文献资源不像现在这样丰富,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时先生亲自挑选国外最新、最好的资料,让其他教师和学生来分享。正是由于他这种毫无私心的襟怀坦荡,才使我们整个团队、整个学科逐渐发展,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

时先生与弟子们合著文章,在署名时,时先生总是把做事最多的学生放在首位,这是时先生考虑学生的毕业问题所安排,同时也要让学生尝到科研带来的充实感、成就感。

“艳桃和露种,素李倚云栽。栽种知多少,繁花到处开。”这是他的弟子、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晓东为时先生所作的诗句,意在赞扬时先生“桃李满天下”。时先生的学生中能涌现近20位院士、百余位教授高工,与他倾注全力教书育人、甘为人梯扶持后学是分不开的。牛顿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时先生就是一位化工高等教育的巨人,也难怪学界评价时先生是“培养院士的院士、培养教授的教授”。

外界总是惊讶南工大怎么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化学工程人才?这背后正是时先生超越常人的前瞻眼光、培植后学的无私襟怀、高标准严要求的作风一代代传承的结果。

执着信仰的有志之士

时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这种严不仅体现在做学问的要求上,也体现在做人方面。

他的弟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曾讲过一件事。有一次他陪时先生去外地出差,火车很挤,不停有人挤时先生。为了保护先生,他的动作大了一点,态度生硬了一些,却惹得时先生板起脸来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后来徐南平常以“九思”自省,就是取义于“色思温,貌思恭”,也就是时先生希望的那样—— 一个有知识的人应该给人以温和、恭谦的形象。

时先生也一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与尊敬。

我曾听时先生的子女讲起一件趣事:1952年,曾经有一个班级的学生,集体到时老师家门前躺下。原来清华大学想调时先生回清华任教,学生们都舍不得时先生走,便用这种方式挽留时老师。时先生向清华汇报了,清华立即作出回应,破格同意时先生带领的班级都去清华。但时先生最后还是选择留在南京,陪伴自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