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卓越毕业生的“顶石”之路(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16 21:08:36
浏览

顶石课程的经典模式是项目化、小班化解说。第一批入选陈宜言设计大家事情室的学生有10人,在这里他们面临的是桥梁、市政、阶梯、地下工程等实际课题。随着设计师、施工方进修施工要领,前往实习基地进修无人机操纵,让第一届学员、阶梯与桥梁工程专业谢承乐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进修快感,也找准了本身未来的职业偏向。

环环相扣

开展顶石课程,高校也面对着人才造就中前所未有的检验。在摸索中,他们发明原有的人才造就方案,已越来越不能满意本性化需求。

好比,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在做阶梯勘探和施工进程中,需要用到BIM修建信息模子的常识,而本来的造就方案中没有涉及,学生第8学期自学也来不及。发明这一问题后,校方实时提供了一个机动的办理方案——学生可通过前序课程体系中配置的6个选修课课程学分,在第6学期提前进修所需的软件,既实现了本性化造就,又不会过多增加课业承担。

“顶石课程是最后的融合,之前的课程很要害,就像是一块块模块拼接在一起,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无法推进,浮现了环环相扣的特点。”张挺说。

除了教室常识之外,福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张友坤认为,非技能本领在新工科人才造就中尤为重要。

他将该校人才造就归纳为“福三多”——多本领、多模式、多岗亭。“多模式、多岗亭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造就多本领。”土木学院卓越结业生项目标开展,就是该校多岗亭人才造就的典范。

非技能本领中,张友坤尤其垂青的是创业本领。其他高校还在纠结于奈何造就学生创业本领、素质之时,福州大学就已提出了岗亭创业本领。“它的基本就是岗亭胜任力。有了岗亭胜任力,学生将来才有独自创业,或在大公司研发团队里创业的大概性。”

在他看来,多岗亭人才造就可以分为4站。第一站,尝试室;第二站,比赛;第三站,研发中心;第四站,出产一线。

事实上,该校新工科人才造就也简陋遵循了这样的轨迹。潘学良就是个中的典范。他大一、大二就随着导师介入本科生科研练习,曾翻“箱”倒柜将万达广场顶层的水箱调研了个遍,也曾在“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创新大赛上获奖。如今大三插手卓越结业生项目标他正在“真题真做”,举办平潭环岛路综合管廊给排水设计。

“我学会了既不打搅校表里导师又办理自身问题的相同技术,又大白了‘不要一小我私家太过纠结于一个问题,而要分享出来看他人是否已找到谜底’的原理。”潘学良欢快地说。

“+”的效应

企业导师+高校西席的模式,在人才造就中发生了化学回响。

谢承乐汇报《中国科学报》,企业文化并不是从入职时开始渗透,而是学生进入卓越结业生项目标时候,就开始接管某家企业文化的熏陶。他犹记陈宜言在启动典礼上先容“逢进必训”及导师制的企业文化。“我们还要到工程现场接管培训,就像正式员工一样开展培训。”

包罗谢承乐在内,10名学员有9人结业后留在深圳市政院事情。深圳市政院、福州水务团体、中建五局等企业方对学员的评价是,上手不输于硕士生,甚至比一些“双一流”高校的结业生还要好;甚至理睬“有几多学生就配几多导师,有几多学员结业就要几多人” 。

与企业的相助,也改变了学生对土木匠程专业的传统认知。土木学院西席杨丁颖暗示,从前学生们认为工地上很费力,需要亲自动手拌混凝土、砌砖,到了实地才发明,工地跟办公室一模一样。学生到了现场照相后,拿回家给怙恃看,又改变了家长对土木匠程专业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