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明“隐世”百年物种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29 17:23:17
浏览

 
 
我国科学家发明“隐世”百年物种  
 

    克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连系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地址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分类》上刊发论文,颁发了一种隐世百年后再次被发明的植物物种Aeschynanthus monetaria,首次制定中文名贝叶芒毛苣苔。该发明为我国喜马拉雅地域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新资料,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的重要成就之一。

成都生物所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丛林与灌丛生态系统专题科考人员,在整理连年来藏东南地域野外考查的植物标本进程中,发明一株收罗于中国墨脱县雅鲁藏布江沿岸潮湿丛林中附生于枯木的芒毛苣苔“与众差异”。这株非凡的芒毛苣苔属于小叶范例的附生亚灌木,花梗、萼片、花冠等器官包围有短腺毛,花色鲜艳,花冠长约4厘米,花量较多,从干涸的树枝上下垂,在茂密的季雨林里分外显眼。

研究人员在查阅资料进程中发明,以往出书的中国苦苣苔科所有资料中,均没有对该种举办任何记录和描写,包罗《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中国高档植物》,出格是有关东喜马拉雅地域的植物区系资料(《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域维管制植物区系》《雅鲁藏布大峡湾河谷地域种子植物》《西藏植物志》)等中均未记实。研究人员将搜寻视野扩大到全球标准上,在国际范畴内仅找到两份标本,获悉收罗时间均在100多年以前(1912年),个中仅1份能果真获取影像资料。通过存放在邱园的指定模式标本,发此刻东喜马拉雅地域新收罗的这份标本在形态特征上可以完美匹配。

为了更精确地判断和评估其将来的掩护状况,研究人员按照考查时记录的原始影像资料和新收罗的标本,增补了物种描写,还接头了该物种收罗时的原始记录及其拉丁定名问题。按照其叶片形状和拉丁名词义,研究人员为其首次制定中文名为贝叶芒毛苣苔。截至今朝,全球共有贝叶芒毛苣苔4份标本,个中两份最新收罗的别离生存在成都生物所标本馆和中科院植物标本馆。

由成都生物所科考人员最新收罗的标本是在2015年10月对墨脱县背崩乡海拔300~800米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的季雨林考查中发明的。而100年前的两份标本收罗地,一份记录记录收罗于罗龙,一份记录为仁更,这两个处所今朝均属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并不是原记录里的印度。据悉,该物种于1912年被收罗记录后一直消失活着界植物学家的视野里。这是该物种在百年后从头由我国科学家发明并增补描写,而且首次证实只存在于墨脱县境内,更正了产印度的错误记录。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biotaxa.org/Phytotaxa/article/view/phytotaxa.450.1.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历: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历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窜改;微信公家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接洽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