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无人机 联手战“洪魔”(2)
紧接着,当日晚,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西修河三角联圩产生溃堤。得知动静后,廖小罕第一时间召集项目团队成员,确定一部门组员留守康山大堤后,紧张更换介入试验的多架无人机携带合成孔径雷达、红外相机、可见—红外双波段视频相机等多种载荷,降服阴雨等倒霉天气因素,对三角联圩开展高精度无人机组网遥感监测。这样的回响速度是传统监测手段难以企及的。
“原来只写了鄱阳湖试验的‘剧本’,没想到在这里完成了数场‘无脚本’的姑且任务。”廖小罕先容,“‘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视察技能’项目一共有21家单元参加,这次有10多家单元来到鄱阳湖现场做试验。我们不只顺利完成了试验,还真切地在抗洪抢险一线练了兵,可以说是意外的收获。”
通过实战演练,廖小罕亲身感觉到一个字“快”。从获取数据,到阐明数据,再到形成陈诉,都需要快速响应,第一时间满意一线需求。
今朝洪涝灾害防治事情,尤其堤岸放哨方面,依赖大量人力。廖小罕团队研发的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组网管控系统为组网大脑的系列遥感视察技能,可以解放部门人力,并提供及时视频、受灾区域快视图、堤坝的激光雷达高程图等。
廖小罕说:“无人机组网遥感视察技能在大面积、小时级、高精度、动态信息迅捷获取方面具有明明优势,这也是应抢救灾信息化和启动应急响应的基本。”
强强联手发挥所长
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组网都在抗洪一线大显身手,两者强强连系,可以发挥1+1>2的效应。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研究员龙笛在接管《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卫星光学遥感可以获取水面子积信息,譬喻大水沉没面积;卫星雷达测高可以获取水位信息,如河道和湖泊水位,二者在大水监测中发挥着重要浸染。”
龙笛还指出,卫星遥感监测水体的时间判别率尚有待提高。好比,极轨卫星不会恒久逗留在某一水体上空举办及时监测。他暗示,提高时间判别率有两个根基途径:一是增加搭载同类传感器卫星的数量,以便举办组网监测;二是操作搭载差异传感器的卫星,举办协同监测。
此前,龙笛团队借助谷歌地球引擎识别光学遥感影像中湖泊的岸线变革,并将其转换为湖泊水位变革信息,再团结湖泊面积转化为水量变革信息,从而将缺乏测高卫星数据的大中型湖泊水位、水量变革数据的时间判别率由年标准、季标准准确到月或旬标准。
通过这次实战,廖小罕暗示,此刻他们已经把握无人机之间的组网遥感技能,将来但愿实现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组网。两网之间可以互通有无,应对洪灾的时候获取的信息也会越发全面。
与此同时,内地防汛部分就巡堤现实问题向廖小罕团队提出了一个要求:可否操作遥感可能红外等技能对管涌、渗漏等环境及时监测?
当前,因为大水沉没,管涌、渗漏往往较量隐蔽,靠人力寻找或呈现漏掉,而无人机遥感和红外技能可以发明人眼看不到的处所。
针对决堤口宽度、洪涝沉没面积、灾区阶梯损毁环境以及粮食和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等的受灾环境,廖小罕团队操作现有技能已经可以及时统计受灾乡村、人口以及修建物损毁等环境。
下一步,他但愿团队可觉得灾害预警、灾害产生及时监测和灾后评估提供全方位的技能支持,好比灾前通过阐明估算蓄滞洪区早稻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收割环境、修建和人口浓密区最新漫衍环境、安详转移蹊径,并做好水位高度、堤岸完好度放哨等事情。
在廖小罕看来,无人机组网遥感技能将来可期。他但愿更多的民营企业可以参加个中,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快工程化应用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