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河湖的声音:如何与大水共存(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8-01 12:03:50
浏览

别的,长江中下游湖泊由于围垦而造成面积和容积差异水平的萎缩,个中消失的湖泊达百余个。南京地湖所全国湖泊观测数据显示,洞庭湖已由开国初期4350平方公里,缩小至今朝2625平方公里;鄱阳湖也因围垦而缩小了1400余平方公里,使得两湖大水调蓄本领大幅度低落。

徐力刚汇报《中国科学报》,长江中下游绝大大都湖泊存在江湖水文连通蒙受阻隔的问题,湖泊与江河自然水力接洽因大坝和涵闸建树而阻隔。今朝,长江仅有鄱阳湖、洞庭湖和石臼湖等少少数湖泊保持着自然通江状态,但其水文连通本领不绝下降,总体上减弱了湖泊对长江的天然分洪本领。

防洪顺应自然纪律

洪灾往复仓皇,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但洪灾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庞大,短期可见的是工业和人员的损失和伤亡,比之更严重则是恒久迟钝产生的生态灾害,好比太湖和巢湖连年来频发呈现蓝藻水华。

人类汗青上大大水的产生是不行制止的,跟着各地防洪防汛本领的晋升,超警戒、超担保水位为人类抗洪提供了预警。高俊峰暗示,防洪防汛也需要尊重自然纪律,应该在人与自然调和成长的基本上学会人和大水共存。

“假如一味将大水节制在警戒水位可能担保水位以下,大概会违背自然纪律,带来更大的灾害。”高俊峰就人类如何与大水共存阐明道,“我们需要给大水必然调蓄空间,好比海绵都市的建树就是很好的例子。”

都市也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情况变革和应对雨水带来等自然灾害方面具备精采的弹性。海绵都市可以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在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操作,实现雨水在都市中自由迁移。徐力刚发起在长江中下游湖区成长海绵都市,晋升自然湖泊、绿地、河流的蓄水本领。

太湖流域的成长就是一部人与大水共存的成长史。朱广伟以太湖之滨的苏州为例先容说,苏州就是建树在低洼的洪泛平原上的一个都市,自建城以来就一直摸索人—水调和成长,好比宋朝范仲淹提出“修围、浚河、置闸”的三合一治水理念,使苏州800年无重洪流灾,奠基了江南水乡富甲天下的水利基本。

朱广伟说:“都市在成长进程中不能摊大饼,要给自然留空间,遵循水系自然特征预留滞洪区域,这样在大水到来时候就可以疏堵团结,保障人类故里安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历: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历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窜改;微信公家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接洽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