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均院士:身骑白马的“找矿”人(2)
1959年,李吉均在介入第二次祁连山冰川考查时遇险。考查队在祁连山深处迷路,目睹口粮所剩无几,幸好一位会狩猎的蒙古族领导,猎杀了一头野牛,才解了燃眉之急。
可是,考查队厥后发明那不是一头野牛,而是内地牧民跑丢的一头牦牛。队员们很是惭愧,通过电台接洽到内地县当局,对面暗示歉意并按其时的市价赔了牧民60元钱。
“当时候条件较量差,没有什么先进仪器,事情条记都靠手绘。固然地理条件费力,可是对付我们搞地学的人来说,却是很好的资源。”李吉均回想道。
以后,李吉均的糊口和事情再也没有分开过冰川和高原。
为学不唯上
在2015年接管媒体采访时,李吉均还笑言:“我前两天做梦还梦见冰川,梦见本身睡在冰川上。”
1973年,已届不惑之年的李吉均从头开始了对冰川更深条理的研究。他插手中科院青藏考查队并接受冰川组组长,认真西藏以及横断山脉的冰川考查研究。
“我也和他一起经验过好屡次危险的环境,差一点一车人都回不来了。可是,只要身体条件还可以,岂论多高的山,他必然会僵持到现场!”说起父亲的执着,李吉均的儿子、兰州大学资源情况学院传授李丁既佩服,也后怕。
历时4年,李吉均教育冰川组,对东起雀儿山西到阿里与西昆仑山、南起喜马拉雅山北至羌塘高原的冰川,举办了艰苦的远程考查,测得冰川面积4.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现代冰川的83%),环绕冰川性质、雪线变革、冰川发育与地形、大气环流干系、海洋性冰川与大陆性冰川的分别符号和边界、第四纪冰川变革与高原隆起干系、冰川与大水及灾害防治干系等一系列问题,取得了异常富厚的区域性资料。
颠末10多年的艰苦考查,李吉均对冰川发育的自然条件、冰川的漫衍与性质、成冰浸染与冰川举动、冰川水文特征、冰川变革和成长趋势等举办了系统研究。他把中国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的边界规定在丁青—嘉黎—工布江达—措美一线,确立了这两种差异范例冰川的各项气候和其他指标及成冰浸染、蚀积进程和地貌特征。
1978年,跟着改良开放拉开大幕,李吉均迎来了本身科学事业的又一重要节点。他随施雅风、谢自楚等学者构成中国冰川代表团,第一次走出国门出访英、法、瑞士等国,并介入了在瑞士召开的国际冰川学术集会会议。在此期间,李吉均与英国地貌学家德比希尔等外国专家举办了深入的学术交换。
1980年,李吉均邀请德比希尔到兰州大学讲学,并举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全国高校冰川沉积学讲习研讨班。研讨班组织学员到庐山、乌鲁木齐河源举办实地考查,由此激发了关于中国东部古冰川的争论,并开启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的研究。
“中国东部第四纪古冰川”曾是我国地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1922年,中国地质学界泰斗李四光提出华北地域和西欧一样,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及其后继者历时半个多世纪,在中国东部连续成立了一百多个“古冰川遗迹点”,北到大兴安岭,南至西双版纳、海南岛,高至庐山黄山,低起海平面,均发明“古冰川遗迹”。
从上世纪70年月后期开始,跟着我国第四纪沉积和情况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猜疑中国东部低山地域存在第四纪冰川的大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