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均院士:身骑白马的“找矿”人(3)
为此,李吉均几上庐山,1983年在《中国科学》上颁发《庐山第四纪情况演变与地貌发育问题》一文。通过实地考查,他用热带亚热带地貌发育理论正确表明白庐山等中国东部山地的第四纪沉积现象和地貌演化,自成一家之言,获得了地理学界的遍及承认。
1989年,李吉均和施雅风、崔之久等30多位学者一起,编写出书了专著《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情况问题》。他们在被李四光称作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庐山“大姑冰期冰碛物”中,找到了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孢粉,由此证明,那些被李四光鉴定的冰川沉积,实际上是泥石流沉积。狐疑中国地学界多年的东部古冰川成因之争,概略被澄清。
师者求真心
注重野外考查、注重第一手科研资料,是李吉均为学生所公认的科研作风。
在2016年他83岁高龄时,依然教育研究团队,沿黄河支流登上祁连山脉,对青海民和、乐都和甘肃永登一带区域地貌演化和黄河支流水系发育汗青举办实地考查。纵然是近两年在轮椅或病床上,他也没有放弃对学生的指导。
李丁谈及父亲的育才之道,总以为自愧不如:“他对学生很是耐性,也很是宽容,没有瞥见他对哪个学生发偏激。更为重要的是,他会很是全面地调查每个学生的性格、乐趣、拿手,然后给学生一个很是清晰的偏向。”
对此,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深感获益良多:“李老师在教诲上考究因人施教。思量到我此后从事的专业需要,在冰川气候变迁方面教会了我很多研究要领。这些常识,在我的科学考查事情中,出格是我在南极站当越冬站长的时候,都起了很大的浸染。”
李吉均很垂青学生的整体成长。出格是在一些社会不良民俗伸张并向常识阶级加剧渗透的环境下,他更强调人才品质的塑造。
在他70岁生日座谈会上,他感动地向学生推荐四篇文章: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文天祥《正气歌》和毛泽东《祭黄帝陵文》。他说,这几篇文章掷地有声,是中国人赤诚、敬亲、浩然正气和怀祖忧国的代表作,读此四篇而不堕泪者,则是人性有缺憾者。
“要学会做人、干事、做学问!”李吉均的另一名院士学生姚檀栋常常会对本身的学生说这句话。因为在他看来,本身的事业能有本日的成绩,得益于学生时代老师给他的一笔重要财产——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暖和的种子,大概比学到几多文化常识更为重要。
李吉均亲自指导的1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很多人都已成为我国地理学研究规模的主干气力和学术带头人。尤其是“一师门四院士”(李吉均、秦大河、姚檀栋、陈发虎)、“李吉均、秦大河、效存德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的故事,恒久以来在科教界传为韵事。
2006年,李吉均和时任兰州大学资源情况学院院长王乃昂把解说成就奖奖金全部捐出来,设立了“求真”奖学金。
李吉均认为,求真,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做人。他认为,念书、干事,都要求真,追求真理,为真理而格斗,不然就会舍本逐末,导致学术腐蚀。干事要倡导脚踏实地、讲究真善美,尤其是念书人。那些学术步队中不讲诚信、追求名利、走歧路的人,最终城市失败。
(王耀辉、魏渊博对本文亦有孝敬)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历: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历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窜改;微信公家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接洽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