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报只收“双一流”高校投稿引争议!身份歧视or无奈之举?
大学学报只收“双一流”高校投稿引争议!身份歧视or无奈之举?
作者 | 陈武元(厦门大学教诲研究院传授)
前段时间,某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因被曝出只吸收“双一流”高校的来稿,被指存在身份“歧视”的潜法则,一时成为学界的热议话题。
非“双一流”高校的作者从自身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自然会得出受身份“歧视”的结论,而办刊人对付这个问题,却以为有磨难言。
因为刊物要保留,更要成长,要确保刊物办出程度,稿源的质量是要害。
那么,毕竟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只有从近况阐明入手,才气把这个问题看清楚。其实把问题说清楚,或阐明清楚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办理问题。
办理问题的步伐也并非没有,而是要办理好这个问题却是不易的。因为这会涉及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
唯“I”是举的科研评价异化了科研行为
这个问题是以绩效打点为导向、以量化指标为焦点的科研评价造成的,这是各人的普遍共鸣。
30多年前,为了办理科研评价的公正性问题,我国自然科学率先引入SCI,人文社会科学紧随其后也引入A&HCI和SSCI。
可是,无论是自然科学的SCI,照旧人文社会科学的A&HCI和SSCI,其研制的初志并不是为科研评价处事,而是作为文献索引系统,为学者收集或阅读相关文献提供便利。
正如有学者撰文指出,这些文献索引系统之所以最终成为科研评价东西,与其遴选期刊的尺度具有正相关干系。
详细而言,文献索引系统遴选期刊的尺度是影响力,而从宏观角度看,影响力与学术质量往往具有正相关干系,并且这套指标体系尚有一个“客观”“量化”“合理”的“天然优势”。
这就为这些“I”越界成为科研评价东西埋下了伏笔。
厥后正如各人所知道的,跟着国度对科研事情的重视和投入的不绝加大,以及国际科技竞争的日趋剧烈,环绕大学排行榜的你追我赶,绩效打点便开始大行其道,这使得本应由学术配合体继续的科研评价,却让位给行政打点人员按照这些“I”举办数数的简朴粗暴的评价。
在这种科研评价的导向下,研究者纷纷唯“I”是举,科研行为的异化随之成为我国粹术界的一大恶疾。
C刊的稀缺性与学术群体的庞大需求之间的抵牾十分突出
由于人文社科研究的非凡性,以及受自身英文程度和研究要领的限制,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要在A&HCI和SSCI收录期刊上颁发学术论文并非易事。
20年前,教诲部为了繁荣成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专门委托南京大学研制CSSCI期刊目次(即中文版的SSCI)。
C刊是CSSCI来历期刊的简称,其遴选机制是十分严格的,期刊之间的竞争自然也就十分剧烈。C刊的遴选原则是凭据“二八律”举办的,并且每两年从头洗牌一次。
简朴而言,南京大学CSSCI 评价中心按照期刊影响因子的巨细对中文期刊举办排序,个中进入前20%的中文期刊就被列入CSSCI来历期刊目次。
所谓期刊影响因子是以期刊两年内发文的总数为分母、以被引用的总次数为分子生成的。从C刊的遴选机制来看,可以或许进入C刊目次的学术期刊必然是中文期刊中的佼佼者。
今朝,CSSCI来历期刊总数为568种,加上CSSCI来历集刊155种,也就720几种。而我国高校文科西席数以百万计、博士生数以几十万计,显然对付这么复杂的学术群体而言,C刊注定是稀缺资源,甚至可以说,不到三千种的文科学术期刊自己也是稀缺资源。
个中高校学报(哲社版)是中文学术期刊的重要构成部门,有一千多种,占比三分之一强,但可以或许进入C刊的也就区区7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