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宣 心系河湖鱼水情(2)
这篇文章为摸索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提供了佐证,引起其时科学界的回声,成为中科院重大课题“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情况与人类勾当影响的综合研究”的重要内容。该课题获国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青藏高原考查期间,因长时间袒露在强紫外线下,他患上了白内障,双眼做过多次手术。但他从没健忘大学老师、中国两栖动物专家刘承钊的教训:“做生物考查,要到野外去。”直到本日,已经耄耋之年的曹文宣仍介入多项科考。
号令十年禁渔,掩护长江渔业资源
“已往,渔业捕捞的失控,一度成为影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留的最要害因素。”曹文宣心痛地说。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个中鱼类400余种,特有鱼类180余种。近三四十年来,由于人类勾当的影响,白鳍豚、白鲟已难觅踪迹,中华鲟、江豚也风雨飘摇,就连青、草、鲢、鳙等长江“四各人鱼”的资源量也大幅萎缩。
从2002年起,我国实施了每年3到4个月的长江禁渔期制度,这对渔业资源掩护起到了必然的结果。但曹文宣认为,长江中“四各人鱼”的性成熟年数一般为3—5年。他在洞庭湖考查时曾发明,禁渔期方才竣事渔民就下湖捕捞,许多鱼苗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捕捞上岸。“9厘米长的草鱼、5厘米长的鲤鱼……都酿成了盘中餐。”曹文宣感应。
“必需一年365天都禁渔,持续10年,给鱼类繁衍以足够的时间。”曹文宣说,长江中下游渔业资源已受到严重损害,滥捕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曹文宣暗示,持续10年禁渔,“四各人鱼”将有2—3个世代的繁衍,这样不只有助于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数量规复,也有利于以鱼为食的江豚等重点掩护动物的保留繁衍。
长江上游赤水河道域是我国珍稀鱼类栖息和繁殖的重要区域。从上世纪80年月末开始,曹文宣就教育中科院水生所团队在赤水河道域开展科考。在他们的号令下,2005年赤水河道域纳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度级自然掩护区。2017年1月1日起,赤水河成为长江首条实施全面禁渔10年的一级支流。
令曹文宣颇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他多次看到“水中大熊猫”江豚现身长江、在水中逐浪嬉戏的新闻。“这说明长江部门江段水质在逐渐规复,禁渔政策也起到告终果。”曹文宣笑着说。
出格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流传信息的需要,并不料味着代表本网站概念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小我私家从本网站转载利用,须保存本网站注明的“来历”,并自负版权等法令责任;作者假如不但愿被转载可能接洽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