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的“隐秘角落”出发(2)
“转头想想,所有工作都有一个进程。人生很少有一举乐成的捷径,各人都是这样逐步走过来。”刘默芳说,“亏得,分子生物学国度重点尝试室一直是我们坚硬的后援。”
三足鼎立的学术殿堂
1984年是国度重点尝试室建树打算的启航之年。就在这一年,分子生物学国度重点尝试室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在生命科学研究规模设立的第一个重点尝试室。
“分子生物学国度重点尝试室的降生,担负着不变军心、留住火种的汗青使命。”分子生物学国度重点尝试室主任周金秋说。
20世纪50年月以来,分子生物学开始活着界上迅猛成长。但其时积贫积弱的中国,还远不具备成长这一学科的条件。这一差就是30年——改良开放后,当科研人员走出国门,发明我们在这一规模已经远远落伍于国际程度。
“其时海内现代生命科学的学科体系尚未成立,相关人才极其缺乏。放眼整其中科院,研究偏向与分子生物学最为靠近的就是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后与原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整合为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生化与细胞所)。因此这一汗青的重任,就落在了这里。”周金秋说。
分子生物学国度重点尝试室的创立,给相关规模的科研事情者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给其时科研经费并不丰裕的研究所带来了一场实时雨。
其后数十年间,分子生物学国度重点尝试室几代人筚路蓝缕,从一穷二白起步,将这一规模的事情一步步做到了国际程度。
如今,分子生物学早已不再是生命科学规模高不行攀的“贵族”,分子生物学尝试技能也已然成为生物医学规模中常用的研究手段。但分子生物学国度重点尝试室仍然有着奇特的职位。
“分子生物学国度重点尝试室聚焦DNA、RNA与卵白质三大研究偏向,涵盖了分子生物学中心法例的各个角度和层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研究名堂。”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孟飞龙说,“在海内,能全面包围中心法例并聚焦前沿研究的科研群体屈指可数,分子生物学国度重点尝试室正是个中之一。”
青年人才的暖和摇篮
孟飞龙的研究生时代就是在这里渡过的。他做学生的时候,生化与细胞所购进了一台新式荧光定量PCR仪,一时间颇为抢手。
有一次,孟飞龙预定了破晓3点的PCR仪利用时段,本觉得没有人会比本身熬得更晚。谁知当他去做尝试时,在仪器预约记录本上,看到了排在本身后头的名字。
“此刻这种环境已经不行想象了。”孟飞龙笑道。如今的生化与细胞所已经打造了分子生物学技能平台、细胞阐明技能平台、化学生物学技能平台、动物尝试技能平台等七大技能支撑平台,为科研人员的创新勾当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
孟飞龙2009年从生化与细胞所博士结业,2015年留学回来,又回到了这里。在他眼里,阔别6年的分子生物学国度重点尝试室,既有令人惊喜惊叹的新面孔,也有让他倍感亲切的老传统。
“尝试室注重传帮带、勉励老带少的文化,从来没有改变。”他说。所里有一项颇具特色的“导师”制,对付新引进的人才,城市指定资深研究员作为导师,在尝试室成立、研究偏向凝练、论文颁发以及学生造就等方面给以指导。
孟飞龙的“导师”之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国良,他们常常花上整整半天的时间,接头配合感乐趣的问题,也时常操作共进午餐的时机,碰撞一下思维的火花。
“飞龙,我们有些问题聊一聊吧!”徐国良院士电话里符号性的开场白,是孟飞龙心中颇为珍重的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