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更“绿” 情况更美(2)
“重构康健的农田生态系统是实现农业绿色成长的基础途径。”杨殿林说,这已被连系国粮农组织(FAO)确认为集约化农田实现可一连成长最有前途的办理方案。
杨殿林发起,应尽快启动集约化生态农田业示范区建树动作。在东北、西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等农业主产区,开展集约化生态农田系统设计与重构,创新集成集约化生态农田系统构建技能体系与技能模式。
向白色污染开战
农业农村废弃物是农业出产农村糊口傍边的一定产品。今朝我国农膜包围面积已到达3亿亩,地膜包围给农作物带来的直接效益达1200亿~1400亿元,为农业节水增效做出了突出孝敬。
“可是农膜从白色革命酿成了白色污染。全国农境界膜残留强度平均为3.45kg/亩,西北地域最严重,到达5.16kg/亩,最多的是新疆,达13.64kg/亩,华东地域相对残留量较量低。”环发所研究员董红敏说,按照2017年观测功效,全国地膜平均接纳率不敷70%,主要原因是地膜薄、强度低、可接纳性差,现有的接纳机具无法满意田间功课要求,机器接纳功课面积相比拟力低。
另外,接纳地膜含杂率高达70-90%,可操作的代价低。“现有含杂率环境下,再生颗粒的出产本钱已经高出5500元/吨,与普通PE颗粒对比,性价比很低。”董红敏认为,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问题,一是地膜包围技能的泛用和滥用,造成农田污染加重;二是接纳效率低、接纳率低,接纳后地膜含杂高、杂膜疏散坚苦,代价低。
要办理地膜残留污染问题就必需举办开辟和创新。董红敏先容,今朝,环发所开展协同创新,开展了减量技能、全生物降解膜产物研发和应用,已经在全国十余种作物上尝试,推广面积达1万多亩。不外,她坦言,全生物降解膜本钱高、应用范畴小,在实践推广上尚有必然挑战。
董红敏发起,应增强全生命周期地膜源微塑料及塑化剂危害进程和情况影响研究,地膜包围适宜性评价技能的研究,高效接纳机具、接纳地膜的膜杂疏散技能、高效轮回操作技能与工艺研发,强化生物降解地膜的新质料、新工艺和新产物研究。
农业情况学科必需“转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情况与可一连成长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立欣指出,我国农业已经到了转型期、提质增效期,如何既保障粮食安详,又可一连成长,是一个农业如何绿色成长的问题。
“要从全国的视角来考量每个区域的可一连成长和绿色成长。”赵立欣举例说,南边水土资源富厚,但此刻许多都是粮食调入省;东北水资源缺乏,此刻是大粮仓。将来如何筹划这些地域的农业成长,是值得深入接头的问题。
梅旭荣认为,农业资源与情况学科是巨大庞大系统,已经很难再依靠“点”上的技能打破实现整体晋升,跨学科研究和系统要领成为办理重大要害问题的首选项。
他说,跟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能深度融入现代农业中,农业资源情况技能迭代厘革正加快向自动化、智能化、融合化偏向成长。农业情况研究思路由单要素向多要素、跨介质、多方针协同防治转变,研究标准向更宽阔更纵深延展,研究手段上多学科交错融合特征明明。这将有力敦促我国农业情况科技更进一步创新和绿色转型。
“农业情况科技创新怎么办,两个字,就是‘转变’。”梅旭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