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哲学给哲学带来根本性革命了吗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2-13 09:18:04
浏览

 
 
信息哲学给哲学带来根本性革命了吗  
 

信息哲学给哲学带来根本性革命了吗

信息哲学乃是区别于所有其他哲学的一种元哲学或最高哲学。由于信息哲学首先是在哲学的最高范式(“存在领域的划分”)层面引发的变革,所以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性转向,从而引发了哲学的革命。

邬焜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哲学已经成为能够体现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并深刻而全面地展示出其重大而深远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信息哲学的性质

长期以来,国内外科学和哲学界对信息哲学学科性质的一般性理解存在很大局限。更多学者仅仅在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中的哲学问题的层面来理解信息哲学的性质。依据这种看法,信息哲学只能是一种部门性或领域性的哲学。正如物理哲学、化学哲学、生命哲学、地理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那样。另有一些学者则总是倾向于把信息哲学纳入到已有的某些传统哲学范式之中来进行解读。

中国信息哲学的相关研究认为:绝不能把信息哲学等同于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中的哲学问题,也不能把信息哲学看成是一种依附或归结为某种已有传统哲学的哲学;信息哲学乃是区别于所有其他哲学的一种元哲学或最高哲学;信息哲学把信息作为一种普遍化的存在形式、认识方式、价值尺度、进化原则来予以探讨,并相应从元哲学的高度建构出全新的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生产论、信息社会论、信息价值论、信息方法论、信息进化论等,在这些信息哲学的大的领域之下还可以再包括若干分支哲学,从而派生出第二、第三或更深层次的信息哲学学科。

作为一种元哲学的信息哲学是从当代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中,通过批判性的审视升华出来的,所以这一哲学实现了对具体现实界的理性超越,具有了比一般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社会、生活与实践、观念与认识更为超越的性质。另外,由于信息哲学对传统哲学,也包括当代西方哲学的根本范式采取了一种革命性批判的态度,所以这一哲学实现了对人类已有的传统哲学的理性超越,具有了不再依附于其他哲学的独立性。由于在这两个方向上同时实现了批判性的超越,所以信息哲学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哲学所应有的最为自由的学问本质、品格和精神。就此而言,在信息时代,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正向其高级发展阶段智能化社会阔步前进的今天,信息哲学必将成为人类未来哲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信息哲学正是这样一种哲学。它奠基于信息时代的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立足于对传统哲学和科学的根本范式的批判,从而具体而全面地展示了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

哲学的最高范式:“存在领域的划分”

按照一般说法,大多数哲学家总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看作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然而,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解决一个前提性问题,这就是“何者存在”,亦即世界上有多少种存在。这就是“存在领域的划分问题”。如果连什么东西存在都没有搞清楚,那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无法具体地得到回答。这样一来,“存在领域的划分问题”便不能不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更基本、更高了。所以,信息哲学提出:“存在领域的划分”是哲学的最高范式。

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存在”被划分为三大领域:客观理念世界(包括上帝、绝对精神);物质世界;人的精神世界。随着科学昌明的发展,客观理念世界逐步退出了一般科学和哲学的领域,这样,在西方传统哲学关于存在领域的划分方式上剩下的便只有两大领域:物质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存在=物质+精神,这就是传统哲学的最高范式,也是传统哲学的立论之基。

通常,大多数哲学家总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看作是同一层次、同等尺度的问题,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正在于坚持了传统哲学对存在领域的基本划分方式:存在=物质+精神。因为存在是由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构成的,所以要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只能从具体解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中去寻求。然而,如果存在领域的划分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存在=物质+精神”的传统模式,那么,这两种表述方式便不再是同一的了。

关于哲学的发展,西方哲学界有一个一般的说法,这就是两次转向论: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向;认识论再到语言论的转向。在此两次转向论之外,尚有学者提出了更多转向的说法:现象学转向、价值论转向、生存论转向、实践论转向、身体论转向,等等。然而,细究起来,这些所谓的种种转向所实现的变革还仅仅停留于哲学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域和其所涉及的学科范围的转换。由于这些所谓的转向并未改变传统哲学的最高范式,所以,他们都不是哲学的根本转向,因而都未曾给哲学带来根本性的革命。

哲学的信息转向:存在=物质+信息

信息哲学对哲学的变革首先是在哲学最高范式的层面实现的。信息哲学提出的新存在领域划分方式是“存在=物质+信息(精神只是信息活动的高级形态)”。

当然,不同的哲学流派对于信息的存在论地位完全可以做出十分不同的解读。事实上,在相关的哲学领域,已经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解读方式:一种是把信息仅仅作为物质的某种存在方式或属性,从而将其简单归结为物质现象,不承认其有自身存在的独立性;另一种则是把信息简单归属到精神世界,否定客观信息的存在,更有甚者则直接把信息看作是精神的代名词;第三种则是把信息看作是与精神和物质不同的、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一个全新世界。在这第三种解读方式中又可以区分出两类:第一类是把信息、物质和精神三元并列,第二类是把精神作为信息世界的一个领域包容在信息世界之中。信息哲学采用的正是这第三种解读方式中的第二类,通常,我们也把它称为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