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流浪地球》变为教与学的机缘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2-20 11:06:05
浏览

 
 
如何把《流浪地球》变为教与学的机缘  
 

■卢晓东

今年春节,根据刘慈欣科幻小说改编的影《流浪地球》大热,预计票房可能超过50亿元。这部影在春节把年轻人拉到了未来和宇宙中,使得霸屏的“清宫”和“宫斗”显得毫无意义。这是《流浪地球》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因材施教是古老的儒家教学原则。从语义学角度对因材施教进行分析,会发现因材施教存在一个逻辑前提,就是教师需要判断学生之“材”,之后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那么,教师能否准确判断学生之“材”呢?其实非常难,因为学生在迅速地发展变化,譬如流水。不能准确判断学生之“材”,又如何能够正确地因材——施教呢?这也是需要超越因材施教的原因之一。

因机缘而教学与因材施教有些不同,意味着当一些外部条件与教师原来的预想不同而突然具备,学生可能具有很强学习动机的时候,教师结合情境进一步启发学习和探索动机、提供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教学。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就有很多因为机缘而教学的案例,比如在《射雕英雄传》主人公郭靖的成长历程中,周伯通因机缘而教授郭靖左右互搏功夫。最典型的教学案例见于《倚天屠龙记》第三部二十四回“太极初传柔克刚”中,武当派张三丰刚刚创造出太极拳和太极剑,就在特殊机缘中,当着几百敌人和朋友,一招一式对主人公张无忌进行太极拳教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先生在其文章《天不生蔡伦——说中国的厕所和厕所用纸》中,曾经讲到一个小学教学案例:很多年前,有个淘气的小孩,当时还是小学生。有一天,历史课老师讲“四大发明”,我儿子问:“蔡伦发明纸以前,我们用什么擦屁股?”老师大怒,把他赶出课堂。儿子回家问,“爸,你是学考古的。你说蔡伦以前,我们到底用啥擦屁股?”我想了又想,不知该怎么回答。你还别说,这真是个难题,不用说小学老师不知道,就是满肚子学问的考古专家,也不一定能解答,真是难为老师了。

在以上案例中,小学历史老师可能不知道“因为机缘而教学”,否则他不会把孩子赶出教室。当学生提出“蔡伦发明纸以前,我们用什么擦屁股”的天真问题时,一定引发全班同学极大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这个动机恰巧和每个同学的当下生活紧密关联,是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机缘帮助学生细化问题,形成研究小组,进行初步构想和探求,撰写研究报告并安排全班汇报和进一步讨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这样的教学需要一些条件。比如,小学不能常常进行全区、全市统考并依据考试成绩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估,因为机缘而教学自然会偏离统一的教学计划,而统一考试就使得因为机缘而教学不太可能发生。此外,进行这样的教学,小学教师最好是全科教师,因为对问题的深入研究会打破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的分科界限。这也许是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由于没有统一考试,大学更可能因为机缘而教学。《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影,我们如何把这部影转变为一个教与学的机缘,使得影和小说原作中的科学问题、社会问题与大学课程联系在一起呢?在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课程中,《流浪地球》中的一系列科学问题都值得学生和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比如,地球停止自转后,地球上多少种植物和动物能够得以保存?地球生态系统被破坏后,人类如何面对后续问题,等等。在大学通识教育的哲学、社会学、政治学课程中,也可以讨论科学家的科学预测结果通过何种机制能够被社会所理解?如果不能被整个社会所理解,那么有限的理解范围如何确定等。

在教育学领域也有值得探讨的问题。《流浪地球》原著中提到,地下城的学校中课程都集中在理工科,艺术和哲学之类的教育已压缩到最少。这是可能的吗?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艺术和哲学能否缺位呢?在克尔凯郭尔、叔本华、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看来,艺术、哲学在创新中不可或缺,爱因斯坦等重要科学家的成长史也与这一哲学主张相吻合。那么,地下城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需要调整?

《中国科学报》 (2019-02-20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