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关村”里的农业未来
6月14日,在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的南营村“博士农场”,工作人员查看西瓜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
位于北京市平谷区的金海湖风光,这里是游客观光、采摘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4月8日,在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拍摄的梨花。
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
5月28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京瓦温室园艺示范园,西樊各庄科技小院驻村大学生测量番茄果实硬度。
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
七月三十日,“桃醉平谷·2023年平谷区鲜桃季”直播专场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近年来,该区围绕大桃种植产前、产中、产后重点环节实施系列举措,不断推进大桃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助力农民致富、产业增收。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俯瞰北京,平谷区位于京郊东北角,平原、山区、浅山区各占1/3。过去,这里偏居一隅,似乎只有大桃闻名于外。如今,这里正在掀起一场农业科技创新的风暴,对农业生产进行深刻改革。
“农业中关村”,如今成为很多平谷人挂在嘴边的词汇。
2020年7月,北京市政府批复《平谷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首次提出打造农业中关村。2021年10月,北京市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署《共同打造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合作框架协议》,部市合作共建农业中关村。如今,这一概念已经落地3年时间。
很多人印象中,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或许不是“种地”的地方,但科研人员有不同的看法。如何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在北京平谷区,农业中关村正在探索一条新路。
从“中关村”概念破题
为农业装上创新引擎
“什么是中关村?”
北京平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付春华对本报记者说,“在我看来,就是这个地方由创新驱动着前进。要从这个角度理解农业中关村,就很容易理解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了。”
管委会窗外,是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京瓦中心被誉为农业中关村的核心引擎。“京瓦”二字,“京”好理解,“瓦”代表着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始于这所大学的“农业金三角”模式,将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三方平等地坐在一起,共同寻找产业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由此构建出一个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京瓦中心所借鉴的,正是这种“农业金三角”模式。而北京这座城市,也有推广此种模式的先天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京瓦中心理事长李德发说,北京聚集着大量农业科研机构,成果出了不少,但很多却无法投入应用;另一方面,实际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鲜少有人研究。仅在农业科技领域,北京就拥有涉农科研院所24所、涉农领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0余家,聚集了约50%的农业领域两院院士,以及专业育种人员1000多人、农业科技人员近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