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守护绿水青山 书写时代答卷(2)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绿水青山,既是为全人类守护一方蓝天碧水净土,也是展示了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真抓实干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铁必须自身硬,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022年,全国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9微克,‘十三五’以来可比数据已实现‘七连降’;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低到1%以内。”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
高质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以上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新时代十年,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68.5%下降至56%。
着力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
城市绿化是城市品质的名片,推窗见绿、抬脚进园、移步闻香……在北京市西城区,数量众多的口袋公园、微绿地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颗颗翠珠,点缀着大街小巷,形成绿色织补网络,促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绘就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北京市西城区园林绿化局规划建设科科长康欣告诉人民网记者,近年来,西城区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为契机,统筹零散地块、闲置地、边角地和拆违空地等土地资源,结合社区服务、文化设施、停车设施等功能,新建茶马街游园、西单体育公园等口袋公园76处12.92公顷、微绿地141处6.48公顷。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西南角的京韵园,是一处以京剧为主题的口袋公园。受访者供图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日益增长,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这些变化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让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注脚。
看法治保障护航美丽中国
8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解释》根据刑法修改情况,针对司法实践中的新问题,依法惩治环境污染犯罪,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业内专家认为,司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解释》依法严惩各类环境污染犯罪,进一步强化对生态环境的刑事司法保护,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多方发力,进一步织密织牢生态保护“法治网”。
今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开始施行,以防控青藏高原生态风险、保障生态安全为目标,与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等其他三部针对特殊地理、特定区域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一起,逐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四梁八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