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振兴发展闯新路(人民眼·走东北 看振兴③)(3)
高天厚土、禀赋优良,但黑龙江不满足于农业大省的既有优势,而是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动粮食精深加工,不断延长壮大产业链。目前,黑龙江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超过1900家,去年实现营收3379.2亿元,全省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
如果说精深加工体现的是硬件水准,那么农业经营方式、生产组织管理则是对“软实力”的考量。
分散的小农户“各自为战”,规模化生产“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北大荒,一张张生产托管订单让我们看到了新气象。
“去年我经营的420亩地的化肥是在农场买的,质量好,价格还实惠。今年2925亩地的肥料全部从农场采购,比别的地方便宜两三万元!”黑河北安市赵光镇赵光村村民于丽丽一边从车上卸化肥,一边算着经济账。
原来,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与周边村庄开展土地托管合作达到2.43万亩,其中全程托管2.1万亩。“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投入品统一采购、农作物模式化栽培等标准化生产,应用12项成熟增产技术,大豆亩均增产100斤、玉米亩均增产200斤。”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李海成如数家珍。今年,赵光村全程托管土地面积增加了37.5%,达到3.3万亩。
完成农垦体制改革的北大荒集团,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业。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一见面,北大荒农服集团总经理王翠贤称自己是黑土地上最大的“田管家”,“省内外的23家区域农服中心就是咱的‘服务队’,我们把北大荒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移植到地方,今年要打造100个全程托管服务示范点。”
黑龙江正在全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去年全程托管服务面积已达3035万亩,同比增加1000万亩,增幅达49%,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机制不断创新,人的活力也在充分释放。
通过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目前黑龙江已发展农民合作社9.5万个、家庭农场6.17万家,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1.47亿亩。
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的家园。黑龙江振兴发展,乡村振兴不可或缺。
近年来,黑龙江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仅去年一年,就新建了龙江民居省级试点村24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303个,95%以上的村庄实现干净整洁有序……一个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龙江大地上的一道道亮丽风景。
美丽经济绿打底
松花江北、太阳岛上,花香沁人心脾。水面上,群鸥嬉戏追逐,肥美的鱼虾让远来的候鸟大饱口福;摩肩接踵的游人纷纷掏出手机,拍下这水天一色的惬意生活。
大美龙江绿打底。
2022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9%,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优;松花江干流国控断面水质,历史上首次全部达到Ⅲ类;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黑龙江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等级……生态保护喜报频传。
探寻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最优解”,走入山林访一线,感触更真切。
伊春,溪水林场。沿着生态步道,攀上林巅,俯瞰松海,满眼绿意惹人醉。伊春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忠培格外健谈,饶有兴致地向我们讲起《熊出没》这部动画片:“你们发现没有,最早,光头强和熊大、熊二还是‘对头’,如今他却放下了电锯、当起了导游,和动物们一起守护大森林。这就叫‘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森工人都是护林的‘光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