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坚持长期主义 以创新按下发展“加速键”(2)
雀巢大中华大区的组织创新,是张西强尤为重视的一项工作。他自己这样形容:“我有三分之一的精力放在业务上,三分之一的精力放在了解市场需求上,还有三分之一的精力就放在了人才培养上。”这里提到的人才培养,就是张西强近两年来在推进组织创新、流程创新中的落脚点。
据了解,雀巢中国的人才培养工作聚焦在“老中青”三代的差异化战略上,张西强把公司约300名的中层员工比喻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表示要通过“授权”“赋能”来增强其所带团队的韧性,这也是流程创新的重要一环,缩短决策链,将决策的权利交给最懂相关业务单元的中层领导。此外,张西强把青年员工比喻为“雀巢未来”,要通过量身定制职业规划等方式,培养年轻员工的商业价值观、企图心、学习力和坚韧性。
作为雀巢集团在大中华大区聘任的首位本土CEO,张西强经历过挑战也有过困惑,但他坚信建设本土化管理团队的重要性。“国际品牌、中国运作”8个字是他的管理要义,做好员工与集团之间的桥梁,也是他对自己的定位。据悉,雀巢大中华大区每年都选派大量青年人才去瑞士总部学习交流,同步展现中国消费市场的概况与活力。
创造共享价值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被问到雀巢如何回答可持续发展这一命题时,张西强说:“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考验的是一家企业的长久眼光。短期来看,增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入对于控制成本是减分项,但长期来看,对于企业发展却是加分项。‘长久’‘可持续’等词藻对于有着157年历史的雀巢而言,是基因中的天然选项。”据他介绍,雀巢今年3月发布的《创造共享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报告》便是对实现净零碳排放做出的承诺,目标是在2050年实现集团净零排放。
谈到这里,张西强举起手边的水瓶示意说,可持续发展的思维也体现在每个巧妙的“小设计”上。“在很多环保人士眼中,每一瓶水上的塑料标签对于社会而言都是一份需要降解的压力,但是如果将10瓶水打包售卖只贴上一张标签,人们的可接受度便会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销量。”张西强说,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商业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层面的意义显而易见,对于企业的意义则体现在培养消费者对于品牌价值的感知上,要高效地利用好可持续发展的投入,获得消费者认可,进而获得持久的利润。
雀巢咖啡农艺专家为当地咖农培训种植知识。(受访者供图)
讲述起雀巢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初心,张西强认为,要秉持着“多赢”的信念。“雀巢近年来在公益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认为做公益只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一环而非全部。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尽己所能从产业链、供应链的维度来带动和帮助伙伴们共同成长”。
据了解,雀巢在云南持续推动咖啡种植向再生农业转型,2023年将在云南种植和培育20万棵树,以可持续的方式赋能云南咖啡产业焕新升级,让“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云南咖啡的新标签。同时邀请咖啡农艺专家为当地咖农培训种植知识,让咖啡种植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逐步提高咖农的收获感与价值感。
“无论是面向云南的咖农,还是黑龙江的奶农,满足他们应得,确保多方共赢,让消费者放心,让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供应链更加顺畅,就是雀巢关注的重点。”张西强说。(李凌宇)
(责编:董童、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