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一流 后来居上(科技视点·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2)
“我们要积极地去跟一线科学家和团队交流,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多走访实验室,和科研人员建立联系,增进了解和信任,争取让他们愿意把最新研究成果在我们这里发表。”崔晓峰号召大家主动出击。
日常编辑工作之外,杨箫投入许多时间去跟科研人员沟通交流,“我会向科研人员了解学科目前的发展情况,他们也会把自己正在做的研究告诉我,比如项目进展程度、文章想要发到哪一个期刊等。”
参加学术会议间隙,杨箫还会尽量争取机会前往当地的实验室走访。通过面对面沟通,接触到更多处于成长期的年轻科研人员。“有些项目刚刚开展,我们可以从科学编辑角度给他们一些建议,对课题的开展和文章后期的顺利刊发都有所帮助。同时,我们也能学到新的技术和理念。”
去年,《分子植物》启动了植物科学领域“科研新星”的全球遴选,计划每年1次。目前,两届活动共有9名“科研新星”脱颖而出。
“我们希望通过与全球高水平年轻学者共同成长,成就期刊的新高度。”崔晓峰说。
围绕期刊打造科研生态圈,更好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
在采访中,崔晓峰反复强调:“《分子植物》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在他看来,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并不能简单理解为高比例的“国际来稿”,“相反,我们越来越重视来自国内的优秀稿源。”
近年来,《分子植物》国内来稿比例,从原来的1/3上升到一半以上,同时期刊影响因子不断上升——这充分证明了国内优质稿源的含金量。
这背后,是这些年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越来越多引人注目的成果。“国内科学家也越来越愿意将好论文首先投给我们。”崔晓峰说。
崔晓峰举了一个例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耀光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先后培育出两种水稻新品系——紫晶米、赤晶米,稻米中分别富含花青素、虾青素,对于改善我国营养缺乏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意义重大。《分子植物》以封面论文的形式连续发表刘耀光团队的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像这类有关作物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不但对世界有贡献,也具有中国特色,这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崔晓峰说。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严建兵对自己在《分子植物》发表论文的一次经历记忆犹新。
临近2017年春节,正准备过年休假的严建兵被一条消息弄得措手不及:某国外团队已经率先将相似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自然》上。
“我们的成果也很重要,是不是也可以发表?可离过年没几天了,会有期刊愿意接收吗?”严建兵决定打电话给崔晓峰,告知了自己团队的相关研究结果。崔晓峰听后,初步判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发现,立即鼓励严建兵尽快将论文成稿,以待《分子植物》审稿和接收。
“我记得特别清楚,除夕晚上投稿,大年初四被接收,从撰写文章到正式在线发表仅用了10天时间,刊发后效果也特别好。”严建兵说。
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
“把中国的原创研究成果呈现好,让它们在世界学术舞台上闪光。”对于期刊的未来,崔晓峰表示,“希望《分子植物》不只成为发表论文的平台,还要围绕期刊打造科研生态圈,更好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1日 19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