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 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
张汉晖:10年来,中俄经贸关系经受住地缘政治和新冠疫情等重大考验,显示出强大韧性,经贸合作基本盘稳、含金量高、互补性强的特点持续巩固。
双边贸易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已连续13年稳居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3年两国贸易额892亿美元,2022年达创纪录的1902亿美元,近10年内实现翻番。今年上半年贸易额已超1140亿美元,将为年内实现2000亿美元贸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其中能源贸易“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能源产品在自俄进口中的占比扩大,原油、煤炭进口量成倍增长,实现天然气规模化输气新突破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双边贸易结构加速优化。对俄出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制造”双轮驱动转变。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从45.6%增至59.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翻番,中国品牌汽车、手机、家电、工程机械等在俄知名度和认可度持续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攀升,有效满足俄民众消费需求。能矿和资源品自俄进口种类不断丰富,农产品进口占比从4%升至7.3%,越来越多的俄禽肉、牛肉、水产品摆上中国百姓餐桌,俄油脂、面粉、冰激凌等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投资和项目合作稳步推进。10年来,中国对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方式从绿地投资到参股、并购等多元化方向转变,在俄各类经贸园区持续涌现,中资企业积极探索在俄本地化生产。两国能源、核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大项目合作进展顺利,亚马尔液化天然气、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项目相继投运,田湾核电站8号机组、徐大堡核电站4号机组开工建设,黑河界河公路桥、同江界河铁路桥陆续通车。
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双方签署《中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新版《中俄东北—远东合作规划》,以及服务贸易、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会展、森工、大豆等领域合作文件,加快投保协定升级谈判,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夯实制度基础,为两国合作保驾护航。“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加快对接,双方签署并积极落实《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及经贸合作路线图,不断提高双方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今年3月,两国元首签署《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为下一步合作指明方向。当前,双方积极打造5G、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新的合作增长点,商定加强旅游、体育、运输、医疗等领域合作。地方和企业间合作活跃度空前,今年以来已有20余个省州开展团组互访,5月俄总理米舒斯京率大规模企业家代表团访华并参加中俄商务论坛,中国近400家企业参加了前不久举行的第七届中俄博览会,参展面积1万平方米,赴俄参展企业数量和在俄展位面积均创历史新高。
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也面临结算受限、物流受阻等现实困难。但我相信,在两国政府、地方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双方有能力有信心发展好正常的经贸关系,未来还将不断涌现新的增长点,为推动两国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人民网:“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条经贸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人民友谊之路。请问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俄人文合作与交流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还有哪些合作计划?
张汉晖:“一带一路”作为一条文化互鉴、民众交往之路,极大拉近了中俄两国民众心与心的距离。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过去10年中俄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