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科技视点)(2)
“在学校里,听课的是几十、几百人;在网上,听众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借助互联网,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找到了与年轻人对话、传播海洋知识的好方法。
两年前,汪品先在网络视频平台上开通科普账号。他的讲解妙趣横生、深入浅出,迅速引起年轻人的关注,粉丝数超过170万,最多的一期视频播放量超过400万。
直面数字化浪潮,新时代科普信息化深入推进,“互联网+科普”驱动传播方式创新,让科学知识走入生活。
传播渠道更多。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普中国平台已发布原创科普视频2.96万个、科普图文23.22万篇,逐步打造为重要的科学传播品牌和科普资源库。
科普内容更丰富。结合社会热点,设计巧妙的小实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普团队借助公众号、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打造“爆款”,成功让科普“出圈”。
参与互动更踊跃。驾驶C919飞行模拟器“翱翔”蓝天、开着“月球车”在“月地”奔驰、与人工智能大模型比拼“吟诗作画”……今年的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落户北京首钢园,观众在游戏互动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前不久,科普大篷车翻山越岭,来到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拉嗡洛村新星小学。讲授航天知识、现场演示科学实验……学校操场上回荡着孩子们的惊呼声、欢笑声。
尽管我国科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对一些偏远地方,科普资源仍是“稀缺品”。如何补齐基层科普短板?
流动科普设施应运而生。科普服务跨越山水,将科学知识带到边远小城、工厂社区、乡野田间。
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普大篷车化身“草原科普轻骑兵”,远行千里为农牧民送去养殖技术;在云南省,农田边的“流动技术服务站”,为果农开展猕猴桃、大枇杷等种植培训……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遍布流动科普设施的足迹。
截至目前,流动科技馆累计巡展约6000站、科普大篷车行驶里程累计超过5000万公里,服务公众超5亿人次,助力科普服务更均衡、更普惠。
“这是我国采集到的第一块铀矿石”“这是核电站的‘大脑’”……前不久,浙江省科技馆组织师生走进位于浙江海盐的秦山核电科技馆。作为国内最大、公众体验最丰富的核电类科技馆,秦山核电科技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为科普研学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激活社会资源的科普潜能。发布287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1274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设施布局进一步延伸、完善,为更多人打开科学大门。
科普手段、方式之变,彰显的是理念和机制之变。从传授知识、教授方法拓展到树立科学观念、涵养科学精神,从“以我为主”的传授到贴近大众的互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普实践,活力十足。
深化改革、协同发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普之翼”越来越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
2022年9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2035年达到25%。
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多管齐下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