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从“一片美”向“整体美”提升(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1-26 06:42:01
浏览

  为巩固提升改厕成果,嘉祥县投入300余万元,通过安装“壁挂式水箱+保温水管+坐便器”等方式,对部分农村厕所冲水设施进行提升改造,解决部分冲水设施保温性能差、冬季不能用等问题。同时,嘉祥县在农村公厕加装了伴热设施,对供水管道进行了保温处理,保障全县299座公厕冲水设施冬季不结冰、24小时正常运行。

  改厕、污水垃圾治理等关键小事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经过不懈努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0%以上。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杨东霞说,下一步要对标“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要求,从农民最迫切的现实需要入手,循序渐进推进农村改厕,协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

  健全管护机制,促进人居环境常态化治理

  一大早,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丹江村脱贫户邓志萍就来到负责区域清扫。作为村里的保洁员,邓志萍从事这个公益性岗位工作6年多了,“眼瞅着村庄变美了,我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挺好的。”

  丹江村设置公益性岗位是安源区完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一个举措。安源区从全区脱贫监测户中择优选择保洁员,集中培训后负责村内垃圾铲除、清运等工作,促进就业增收,美化乡村环境,一举多得。全区共开发了280个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安源乡村逐步实现由“一片美”向“整体美”提升。

  为了让乡村人居环境“一直美”,安源区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排查,一季一评比”的长效管理机制,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动村民积极践行垃圾分类,自觉做好人居环境“门前三包”。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在农民参与。”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申锋说,要鼓励各村将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维护村庄环境等纳入村规民约,对破坏人居环境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约束管理,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深入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兑换等活动,提高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

  浙江省安吉县天子湖镇高禹村的共享菜园里,萝卜、菠菜等蔬菜长势喜人,认领了菜园的吴芳正在给大蒜苗追肥。

  吴芳说,共享菜园原来是片荒地,杂草丛生。去年5月,村里对该区域进行杂草清理、杂物清运、土地平整,将其分割成一块块菜地,免费分给乡亲们种菜。

  共享菜园谁来种?村民们协商讨论,将菜园免费认领条件与遵守村规民约、美丽庭院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垃圾分类等挂钩,免费认领的村民需在以上方面表现良好,并承诺负责共享菜园的环境卫生。“通过创新举措,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由‘短期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天子湖镇镇长陈易新说。

  农业农村部乡村建设促进司相关负责人说,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是常态化长效保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的关键。今年将进一步指导各地落实管护清单公示制度,与乡村治理相结合,用好积分制、数字化等务实管用办法,积极推动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与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行管护,做到建好管好,好事办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6日 18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