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会手记:女神节,我们俩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3-08 11:40:05
浏览

 
 
上会手记:女神节,我们俩  
 

上会手记:女神节,我们俩

记者与阎锡蕴院士(右)。韩靖/摄

3月7日,“女神”节前一天,我在政协小组讨论的会场之外,遇到了一位“老朋友”——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阎锡蕴。她看到我,微笑着快步走来:“今年你也上会了,你也成长了!”

今年,阎锡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我曾经专访她的一篇旧作《阎锡蕴:优秀也优雅》再次在网上传开,我看了一眼最初的发表日子,惊觉我们已经认识三年了。

还记得三年前她接受采访时,穿着一件蓝地印花的旗袍,今天她现身时,棕色的简约短发,浅绿的精致裙装,还是一样的优雅得体,充满活力。聊天时,她时而眉峰微蹙,时而开怀大笑,我常常忘记她是一位已过六旬的女科学家,恍惚觉得我们只是同龄好友。

阎锡蕴告诉我,履职两年来,她最关注的还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近年来,他们实验室在成果转化方面硕果频传:2018年获得两个纳米酶诊断试剂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用于临床诊断;目前还有8个纳米酶体外诊断的产品正在申请医疗器械证书,诊断项目包括心血管疾病和感染等。但她还有一个更高的期待,那就是让纳米酶走向真正能治病救人的新药研发。

“尽管我们在成果转化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新药研发领域的转化进程显然有更多困难。我正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研。”阎锡蕴说。

作为政协委员,阎锡蕴在履职工作中也表现出科学家特有的谨慎态度。对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她都反复思索求证。“我必须确定,这些问题究竟是我自己的感受,还是大家共性的问题。我还是希望把政协委员的履职义务用在受众面更广的问题上。”她说。

其实自从上会以来,我一直关注着阎锡蕴的一举一动:讨论会上的发言、会议间隙的交流、会下对其他事务的处理。每一次看到她,都忙碌着,都步履匆匆。

作为一名女记者,我常常对女科学家、女代表委员更加关注,也常常邀请她们回答一些与性别有关的问题。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女性的职场家庭困境常常被讨论。但我惊讶地发现,包括阎锡蕴在内的不少女科学家,她们并不喜欢诉说作为女性的弱势状态,相反,她们似乎更为自己的女性身份自豪。

去年阎锡蕴受邀参加美国化学会年会,这场年会专门设立了纳米酶研讨会。当她走上讲台时,很多从论文上认识她的外国同行惊呼:发现命名纳米酶的人原来是你!原来你是一位女科学家!“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女科学家而感到骄傲!”她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Atlas 国际奖得主、世界妇女科学家大会奖得主、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短短几年间,一系列荣誉接踵而至。渐渐地,越来越多人开始叫她“女神”。有时候她去菜市场买菜,熟人见了都问:“阎院士,您还买菜啊!”

“似乎在大家眼里,我变得不食人间烟火了。”她说,“但我一直觉得,我就是一个普通女人。”她会把西瓜切成一艘“帆船”,会装点家里的环境,会给丈夫亲手制作生日蛋糕。要上两会了,她思考穿什么服装出场的样子,也与我们没什么不同。

虽然依然有困惑,依然有烦心事,但阎锡蕴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我理想中成功女性的样子。她说:“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照顾家人的时间可能比其他女性少很多。但是我心中有爱,我的丈夫、女儿和小外孙都能感受到这份爱。”就连准备提案的过程中,她的丈夫和女儿也会在只属于他们三人的微信小群里,给她支招提意见。

2016年第一次采访阎锡蕴时,我才刚刚结婚。纳米酶研发十周年我再去采访她时,已经身为人母了。经过岁月变迁,我对她故事的理解也在加深。这段时间,我的孩子留在老家由奶奶照顾。在我一份小小的事业里,也有每个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在我抽周末时间回去看望孩子时,他也会用还不熟练的奶腔说:“妈妈,爱你!”我做不到像全职妈妈那样时刻陪伴他,但阎锡蕴的话安慰了我:“只要你心中有爱,他们是能感受到的。”

你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如何平衡?每一个成功女性都被这么问过。作为记者,我也硬着头皮这么问过很多人。其实我们更应该问的,是那些心中有梦却还不知如何实现的女性,你们需要社会和家庭怎样的支持?是被这些女性爱着的人,你们愿意为她的梦想付出多少努力?

她是知名科学家,我是无名小记者;她有造福世界的大事业,我有职业理想的小追求。人生轨迹交汇的这一刻,我发现我们有着同为职业女性的骄傲和期许。

在这个属于我们女性的节日里,真心地祝福阎锡蕴,能在自己深爱的科研事业中,在自己倾注全部心血的纳米酶领域里,走出一路更绚烂的轨迹。我更由衷地希望,能有更多女性幸运如她,在自己的梦想之地华彩绽放。

阎锡蕴说:“我不是女神”。真的,追求梦想、成就事业的女人,并不非得是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