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车谷”共同成长(遇见中国·湖北站)(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11-07 10:39:01
浏览

  在武汉长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学生们正在上着一堂堂特色课:美术教室内,孩子们跟着老师学习绘画、陶艺、服装设计;机器人课上,学生们通过学习编程灵活操控机器人……这所学校有260多名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是武汉市第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放学铃声响起,新加坡籍心理辅导老师许春喜带着足球队的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开始当天的训练课程。“学校不仅开设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国际化课程,还有足球、篮球、排球、机器人等特色项目。”许春喜介绍,他自己兼任足球教练,去年带领学校高中男子足球队在国际学校联盟比赛中首次夺得冠军。

  今年51岁的许春喜,10年前带着全家从新加坡搬到武汉,定居在武汉经开区。他和妻子李家琳都就职于武汉长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他们的孩子也在此上学。“武汉经开区是武汉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合资和外资企业众多,来此工作的外籍人员普遍有子女上学、住房安居、医疗健康等方面的需求。”许春喜表示。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在建设国际化宜居环境方面持续发力,引进和集聚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长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爱莎国际学校等国际教育学校;建设万科金域蓝湾、金色港湾等国际社区,提升外籍人士归属感;协和医院车谷院区、同济医院军山院区、武汉亚心总医院等5所三甲医院均设立了国际窗口。

  许春喜一家就住在沌阳街道金域蓝湾小区。这个小区拥有外籍居民200多人,分别来自美国、巴西、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刚来的时候,小区里的路牌、标牌只有中文,外籍居民颇感不便。”许春喜说,在他们的建议下,社区很快换上了双语指示牌。社区还招聘了精通英文的社区工作者,组建了对外籍居民发布信息的微信群,群内通知也是使用中英文双语。

  社区还经常组织文化交流、美食鉴赏等活动,邀请中外居民参加,比如中秋节做月饼、端午节包粽子等。“这些活动拉近了外籍人士和中国邻居们的关系,让我们很有参与感和归属感。”许春喜表示。

  “10年前,当我跟妈妈说要去武汉时,她沉默了很长时间。现在我的家人们都爱上了武汉,我带他们去过黄鹤楼、晴川阁等景点,吃过热干面、小龙虾等特色美食。”李家琳说,武汉经开区这些年变化也很大,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手机软件可以直接叫到无人驾驶出租车;随处可见绿地和公园,生活舒适;还有专门为外国人服务的窗口,无论是出行还是办事都十分便利。

  中超联赛球队——武汉三镇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就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每周末,许春喜不仅会和来自各国的同事们、学生家长们约一场足球赛,还经常身穿武汉三镇队的球衣,专门到现场去为球队呐喊助威。在他心里,这就是自己的主队。

(责编:岳弘彬、牛镛)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