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促消费惠民生相结合 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人民网北京12月1日电 (焦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消费,多次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坚持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抓手。
日前,多位专家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近一段时间,国家层面支持服务消费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我国服务消费潜力将持续释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涛表示,服务消费是消费扩容升级的重点方向,也是民生福祉改善的重要支撑。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的重点从商品向服务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刘涛介绍,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服务消费增长呈现出诸多共性,特别是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服务消费具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服务消费占据居民消费的主导地位。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居民服务消费占居民全部消费的比重平均约为50.7%;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时,这些国家居民服务消费占比平均升至55.7%。
二是服务消费增长点更为丰富多元。以美国为例,在1978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到1987年跃升至2万美元这一时期,31个商品消费类别中,有9个年均增速超过居民全部消费增速,而22个服务消费类别中,有15个年均增速超过居民全部消费增速,特别是健康、休闲等服务消费增长迅猛。
三是多数服务消费受闲暇时间约束。教育、休闲、健康等服务消费的特点是生产与消费同步进行,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直接互动,消费者更看重这一过程带来的体验感和情绪价值。这使得这些服务消费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闲暇时间的增加。
刘涛表示,当前,扩大居民服务消费,对于促进消费扩容升级、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到需要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扩大服务消费,能够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另一方面,扩大服务消费,有利于提升消费层次,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服务消费作出系统部署的政策文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11月,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法定节假日由原来的11天增至13天,增加了居民闲暇时间,对释放假日消费潜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在部委层面,9月,商务部等部委联合发文,拟允许北京等9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这有利于引进全球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满足国内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10月,民政部、商务部等24个部门联合发文,提出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等5方面政策措施,有利于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11月,商务部会同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个国际消费中心培育建设城市,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活动,涵盖吃、穿、用、娱、住、行等各方面。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同比增长7.6%,快于居民人均消费增速2个百分点;居民服务消费占居民全部消费的比重为47%,比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今年前10个月,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5%,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3个百分点。另外,今年前三季度,外国人入境2282.1万人次,同比增长1倍,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342.7万人次,同比增长1.4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居民越来越注重休闲消费。今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同比增长16.3%,快于居民人均消费增速10.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