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公共资源交易背后的降本增效账(高质量发展看亮点·走一线)(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12-05 06:50:02
浏览

  上午10时30分,已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刘继坐在电脑前,远程等待不见面开标结果,“不用去现场,也能参与投标。”在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见面开标室大厅内,主持人在不见面开标系统中导入该项目全部投标文件,共有来自市内外的8家企业参与。

  投标过程的数字化改革,极大减轻了投标方的压力。“以前做纸质标,要把所有文件打印出来,资料多的时候得打印几千张纸。合算交通费和打印费,投一次标的平均成本为2500元,每年需要支出约50万元。”刘继说,“如今,电子招投标系统对各类文件要求一一列明,不仅方便我们对照准备,还为我们节约了一笔不小的支出,投标成本降至约每年4000元。”

  “以前封标,需要我们逐页盖章,几千页盖下来往往耗费近一天时间。通过线上系统投标后,可以足不出户快速完成全部资料上传工作,全程有数字证书进行数据加密,只有经过授权才能获得相关信息。”刘继说。

  10时32分,投标人通过数字证书对各自的标书文件进行解密。10时36分,所有标书文件解密完成,进入唱标环节,每家参与投标的企业给出的项目报价一一展现。

  唱标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了所有投标人的信用状况表,其中列明了不良行为信用计分、是否被列入行业主管部门的黑名单等。10时55分,开标结束。全程用时25分钟。

  开标结束后,系统便开始自动从后台专家库中抽取与该项目匹配的评标专家。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场地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雷娟说:“平均每天中心交易的项目超40宗,到场专家超200名。专家来到交易中心、进入评标室前,都不知道自己要参与的具体评标项目名称。此外,我们利用地标器、摄像头、专家身份识别牌等物联网设备,自动生成行踪轨迹,进一步确保评标过程的安全、公平、可追溯。”

  由认证机构签发的网上实体身份证明数字证书,是各经营主体参与线上招投标的加密证书。8年前刚开始推广的时候,重庆各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线上系统分别采取不同的数字证书技术标准。“那时,在不同区县投电子标需要办不同的数字证书,特别不方便。”刘继说。

  2016年,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对全市所有经营主体信息库以及数字证书技术标准进行统一,经营主体只需办理一次数字证书即可到市级平台以及所有区县平台参加招投标活动,为6万家经营主体节约办理成本2亿元以上。

  随着中标结果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公示,重庆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顺利成为中标候选。

  平台方: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共减少两级财政投入8亿元,实现交易溢价和资金节约2288.76亿元

  过去,重庆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交易平台、交易规则,不但带来额外的财政支出,也为经营主体带来无形的壁垒。

  2016年,重庆对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则进行优化,纠正违规设置审批事项、以备案名义变相实施审批、干预交易主体自主权以及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现象,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规则制度体系,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截至目前,共计清理文件110余件,相继出台规范性文件34件。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起服务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的全套信息化系统、全套交易服务规范体系,全市所有区县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用一套系统、一种数字证书、一个网站,共计减少市区(县)两级财政投入8亿元。”重庆联交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以来,中心累计成交各类要素资源项目2059万宗,交易额2.73万亿元,实现交易溢价和资金节约2288.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