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实现全产业链闭环(人民眼·商业航天)(4)
日前,一架无人机从海口甲子通用机场起飞,不到3个小时,将455公斤虾苗成功运送到广东珠海莲洲通用机场。文昌虾苗品质优良,常年供给珠三角地区,但广东、海南两地隔着琼州海峡,出岛时间长造成的虾苗损耗问题一直是行业痛点。此次飞行与“海运+公路”运输相比,成本基本相当,但时间缩短近10小时,虾苗成活率提升约20%,存放密度还能增加。这条空中通道,有望助力海南岛内更多高附加值农产品拓展市场空间。
低空飞行与航天技术有啥关联?“此次飞行是航天大数据开发应用的典型案例。执行任务的无人机搭载了北斗三号终端,依托低空交通综合管理平台,首次实现琼粤两地无人机公共货运物流跨海飞行。”北斗三号综合管理平台运营方北京嘉捷时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卜恩书介绍,未来平台将常态化运行,持续为低空物流发展保驾护航,支持海南低空经济发展。
如今,北京嘉捷时空科技有限公司已入驻文昌国际航天城,计划与科研院所、卫星生产企业等进一步合作。“海南大力推进的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和‘航天+’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将更好赋能平台运营、企业发展。”卜恩书说。
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一批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翻耕、整地、播种……近日,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浸泡过的水稻种子播撒在苗床上。这批水稻种子是实践十九号卫星带回的“太空种子”。
“太空育种具有诱变效率高、育种周期短、有益变异多等优势,我们将精选的作物种子通过航天飞行器搭载到太空,在太空的特殊环境下使种子发生变化,回到地面后再进行育种优选。”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明认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运营,将有助于把更多种子带上太空,对推动农业创新有重要意义。
火箭发射、观星赏月,推动航天科技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月色、椰林、海风,轰鸣、掌声、欢呼……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引来广泛关注。发射当晚,在发射场几公里外的淇水湾沙滩上,游客摩肩接踵、仰望星空。
对广大航天爱好者而言,相较于我国其他发射场,文昌的两座海滨发射场地理位置优越:抵达海南海口后,乘高铁最快不到20分钟,便可到达文昌,交通便利;文昌拥有绵长的海岸线,视野开阔、景色宜人,欣赏火箭飞天的同时,还可旅游休闲。
过去8年,随着文昌航天发射场一次又一次火箭发射,发射场所在的文昌市龙楼镇接待了一批又一批“追火箭”的游客。2023年7月,黑龙江姑娘刘寅佳受朋友邀请到龙楼镇红海村做客,这一来,便一见钟情:村子椰风海韵,碧波银滩,观看火箭升空的视野极佳。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常态化运营后,火箭升空更密集,将为当地带来更多客流量,对民宿品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刘寅佳相信,在这里开民宿,是个不错的选择。
眼下,刘寅佳与合作伙伴正紧锣密鼓地改造20间民宿住房,预计年底前就能开业。明年春节后,还将动工改造30多间民宿住房。“这里除了看发射,还适合观星赏月。”刘寅佳说,他们已与有关部门联系,打算在民宿安放天文观测设备,打造特色景点。
不只是民宿产业发展。2016年以来,龙楼镇饭店数量从230家增至900多家,宾馆数量从5家增至50余家,地区生产总值从2014年的5.8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过40亿元。
“整合文昌文旅资源,我们将加强航天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把航天发射带来的高人气转化为消费力。”文昌市委书记龙卫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