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答答的异地办学
羞答答的异地办学
政府需要加强的工作,不是如何禁止或鼓励某一类异地办学,而是如何强化这一办学形式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提供明确的制度指引,增强异地办学的可预期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异地办学的第三方质量评估和监管机制。
■本报记者 温才妃
4月招生季,张辛和其他焦虑的家长一样,早在两三年前就在为孩子高考填报志愿,做大量的情报工作。
就在几天前,她看见一则消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将改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根据教育部的说法,珠海校区将与北师大校本部同水平、同标准办学。按照计划,珠海校区开始招生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于2021年停止招生,2024年终止办学。
不少媒体标注,广东省又多了一所“985工程”高校。这让张辛欣喜不已。
不过随即,她又陷入另一重担忧,那就是近两年发生的高分考生误报名校独立学院事件。“明明都挂着母校的牌子,由分校改为校区,就真的能保证和母校同水平、同标准办学吗?”
异地校区与异地分校,看似一字之差,但实际上,异地分校毕业生所获毕业证为“××大学分校”印章,录取分数通常远不及校本部;而异地校区,尤其承诺与校本部同水平、同标准办学的,其学生毕业后获得和校本部一样的毕业证,高考招生分数通常与校本部持平或相当。
同水平面临内外差异挑战
一所校区的办学质量应当与本部校园文化一致。北师大如何把一套研究型大学文化移植到未来的珠海校区,或者说,珠海校区怎么能够建立起和本部效果相当的研究型大学文化?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异地校区如何实现与校本部同水平、同标准办学?”带着这一问题,《中国科学报》试图联系北师大,但对方以尚待教育部具体批示为由婉拒。
那么,异地校区与校本部保持同水平、同标准,需要哪些条件?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侯定凯告诉《中国科学报》,一所高校的办学有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之分。内部质量主要依靠学术制度和规范来界定和保证,其标准具有相对稳定性。外部质量指的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学科发展、专业设置等能满足当地社会、城市发展需求的程度,这一维度的质量标准是高校与所在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
就内部质量而言,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认为,在高校快速发展的当下,办学的硬件设置显然不是讨论的重点,保障异地办学同水平,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
他解释,珠海校区作为北师大的独立学院,原来的师资跟其他独立学院的师资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与校本部的差距较大。利用什么样的师资力量保障校区办学水平,这是挑战之一。
北师大本部的管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培养等各种教育层次和类别,这是一套完整的研究型大学管理模式。而珠海校区仅有本科教育。也就是说,它要建立的是一套本科教育管理模式。要让后者的管理水平与本部相当,这是第二个挑战。
“一所校区的办学质量应当与本部校园文化一致。北师大如何把一套研究型大学文化移植到未来的珠海校区,或者说,珠海校区怎么能够建立起和本部效果相当的研究型大学文化?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能指望今天宣布,明天就做到。”别敦荣说。
从外部质量考虑,北师大珠海分校转型为珠海校区,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区域布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