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诊疗“上海方案”让“最凶妇癌”可管控(2)

光山新闻网 李晓华 2019-05-06 15:05:35
浏览

“研究发现,人体细胞内的BRCA基因突变与卵巢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BRCA1和BRCA2均为抑癌基因,在调节细胞复制、遗传物质DNA损伤修复、细胞正常生长方面有重要作用,如果BRCA发生突变,就会丧失抑制肿瘤发生的功能,进而导致癌细胞大量繁殖,”吴小华说,“一般人群的卵巢癌终生发病风险约为1%,而BRCA1突变携带者的卵巢癌发病风险可高达40%,BRCA2突变携带者的卵巢癌发病风险可升高至11-18%。因此BRCA检测不仅能成为卵巢癌早期筛查的重要参考数据,对卵巢癌患者后期用药也具极具临床指导意义。”

 

然而,由于在我国BRCA检测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数据缺乏。为破解在国际相关研究中长期处于“空白”的现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卵巢癌研究团队牵头完成了国内首个多中心卵巢癌胚系BRCA1/2基因突变研究。通过对826例卵巢癌患者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卵巢癌患者中,BRCA1/2基因突变概率高达28.5%。

 

该项成果在2016年国际妇科肿瘤(IGCS)双年会首次进行了发言报道,并发表于IGCS官方杂志。中国首个多中心卵巢癌患者BRCA突变研究数据的公布,也为学界提供了首个可靠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患者人群BRCA突变状况的数据,为进一步在中国卵巢癌患者中制定精准治疗方案、确立BRCA检测共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据介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卵巢癌研究团队在前期BRCA1/2突变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基因检测手段对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同时进行检测。初步结果显示,除BRCA1/2胚系/体系突变外,目前已知卵巢癌发病相关BRIP1、RAD50、RAD51等基因胚系/体系突变亦占有相当比例,检测阳性率从之前的28.5%(胚系),约提高10个百分点(胚系+体系)。多基因检测能够对卵巢癌患者遗传发病风险进行更全面的评估,检出更多的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利于更有效的开展后续的遗传咨询及家系预防工作。此外,体系检测能够提供更多的药物靶点信息,助力精准治疗。

 

打造“全程管理”体系,让管控“最凶妇癌”成为可能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妇科,每年开展卵巢癌手术超过1000例,其中近90%为晚期,超过40%为复发手术患者。为了给晚期卵巢癌患者提供满意的治疗,卵巢癌研究团队构建了覆盖初始治疗、复发治疗、随访及维持治疗的全流程治疗体系:针对初始治疗患者,评估肿瘤可切除性与患者耐受性,经过个体化的评估后,选择实施初次细胞减灭术或新辅助化疗;针对复发治疗的患者,通过二次手术风险模型的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团队还编撰《卵巢癌患者术后随访告知书》、搭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公众号服务平台,完善患者随访及维持治疗的流程。

 

针对遗传性卵巢癌,自2013年项目起,依托于BRCA突变检测项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始初步的遗传咨询及检测工作。随着工作深入进行,数百例基因阳性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寻求进一步治疗干预。2016年起,医院卵巢癌研究团队与病理科合作,开展预防性的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并于2017年起启动妇科肿瘤遗传咨询门诊,为相关患者和家系管理提供了更加便利有效的途径。

 

此外,得益于不断开展的新技术以及临床试验,患者治疗的全过程均有机会得到国际上最先进的治疗理念、治疗手段以及治疗药物,从而最大可能的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目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牵头的国内外临床试验涉及遗传性卵巢癌诊断、PARP抑制剂、血管靶向和免疫治疗在一线、复发和挽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