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在上海交大举
2018“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在上海交大举行
“一带一路”大学校长领导力研修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11月2日至11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以“‘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实践与展望”为主题,召开2018“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论坛暨“一带一路”大学领导力研修班,打造包容开放、合作互惠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平台,让“一带一路”沿线高校共享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果,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开放、交流与融合,拓展合作空间与契机,贡献交大力量。
据悉,上海市科委以及清迈大学、玛希隆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莫斯科航空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等13余所外方大学及组织参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大学等国内近10所大学及单位参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表示,“秉持‘开放、合作、共享和共赢’的宗旨,上海交通大学多项‘一带一路’跨国对接合作项目和行动计划不断落实,高价值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益和品牌影响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前。”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构建协同合作的大科研体系,探索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模式,提升科研管理向质量效率转变,并优化平台基地体系布局,建设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推进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议,重点培育若干联合实验室,推进牵头国家科学计划,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在论坛专题讨论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分享了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探索与实践。
中科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姜标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以“海外技术转移转化”为指导,以“资源共享、集成创新、优势互补、产业发展、促进科技”为原则,契合当地需求和产业升级发展,促进带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落地,促进当地重大民生需求产业升级,实现带路整体命运共同体,助力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的建设。
开罗大学校长穆哈穆德·奥斯曼·胡希特则介绍了开罗大学的2020战略目标、创新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的重要性,以及科技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他同时还分享了不同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开罗大学在制定学校创新政策时的经验,并阐述了埃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所处的有利地位和发挥的积极作用,从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太空科学、渔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汽车制造、石油等各领域的广泛合作印证了创新政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同时,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论坛期间,上海交通大学推出“一带一路”大学领导力研修班,介绍上海交大在大学治理、学科发展规划、国际化办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与“一带一路”大学校长共同探讨在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如何在秉承大学自身教育理念的同时开展教育创新,在国际竞争中合作奋进。首期研修班为期两天,主要面向来自13所一带一路沿线高校的院长及以上级别学校领导成员。
在研修班专题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奚立峰作了报告。徐学敏表示,面对“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上海交大将继续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科研,持续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师资,也希望能够和“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加强合作,推动双方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奚立峰表示,近年来,上海交大的学科建设取得了成效,去年学校入围了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在国际上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