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凡院士忆高考:一个人身处逆境,不能垮下

光山新闻网 admin 2019-02-02 22:33:36
浏览

 
 
王小凡院士高考:一个人身处逆境,不能垮下来  
 

 

王小凡院士忆高考:一个人身处逆境,不能垮下来

 


■王小凡

王小凡

1977年、1978年参加高考,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81年底考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读研究生,1982年赴美留学。1986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成为杜克大学药理和分子癌症系助理教授,1998年成为终身教授,2003年成为正教授,2009 年成为讲席教授。首先克隆了在癌症发生和生物发育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的TGF-βII型和III型受体,主要从事TGF-β信号转导及该通路在癌症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包括阐明特定的microRNA分子和分泌蛋白作为TGF-β信号转导的中间载体而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分子机制。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我的经历和77级、78级的大学生相似,经历了不少曲折。邓小平同志决策恢复高考,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成为我们命运的转折点。

回忆40年前的高考,这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意义。

小学没毕业,奋起直追

我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出生,1961年进入我母亲工作单位所属的子弟学校上学。1967年“文革”闹得很厉害,学校停课了,那时我正读小学六年级,没想到的是,之后我再没有机会读小学及中学了。

我从小爱看书。记得我母亲给我买过一套六七十册的历史小丛书,那些知识到现在都让我受益匪浅。那时我还对地理、国际时事有兴趣,能背世界100多个国家的首都。

1969年,我母亲的单位从乌鲁木齐搬到河南南部山区,进行“三线建设”。新厂名为石油工业部第二石油机械厂(以下简称二机厂),建在南阳市镇平县遮山镇的五岔沟,当时属于柳泉铺公社。我先在工厂当了临时工,后来上面有规定,我们这些职工子弟不能直接进厂,要和南阳地区其他的三线厂对招,于是我便去了一家三线厂当学徒工。

没想到三个月后,我母亲所在单位来函,说有人检举我父亲是“国民党特务”,厂里说不能留我在工厂工作了,于是我母亲只好来接我回家。后来经过一年多的来函去函查询,河南省有关部门才下通知纠错。

1972年6月,我转为正式工人。这时二机厂基本建好,准备生产,买来了机床等设备。厂里派年轻的学徒工去位于宝鸡市的石油部第一机械厂学习开机床,我也在其中。我年龄最小,一起去的工人有不少“老三届”学生。

我没学过中学数学,一开始学习开机床就遇到了困难。我决定从头开始学数学,从一位叫曹小林的朋友那里借来了小学六年级以及初中的数学课本自学。在宝鸡的一年,我自学完了初中数学,同时还看了很多机械方面的书,有问题就向工程师、技术员请教。我当时的想法是要做一名好工人,争取当一个技术革新能手。

回到二机厂后不久,全厂工人大考核。考试内容包括两项,一是笔试,二是实际操作。结果,我是我们车间唯一得双百分的。大家都很吃惊,五六百人的车间有不少高中生,怎么我这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竟比高中生还强。之后,厂里从几千名工人中选出10人发给产品免检证,我们车间就选上我一人。虽然政治上我没有优势,但由于工作努力,领导们都对我很认可,我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工厂我还有一个改变,我原本是一个很害羞的人,尤其是当众发言,这是我的短板。于是我一有机会就慢慢改变自己,比如我的普通话比较标准,厂广播站邀请我去读一些稿子,开始是硬着头皮对着扩音器说话,后来还和女广播员配合一问一答学习中央文件。我是磨工班的班长,那时的誓师大会特别多,每次都要发言。我也主动参与做一些事,后来被选为车间工会主席。这些改变对我之后的工作、生活都非常有益。

在工厂的日子也是快乐的。车间里的同事都叫我“百事通”,有什么问题就问我,因为我的答案基本是对的。

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一个锻炼,在乌鲁木齐时,我父母工资比较高,生活无忧。从15岁到23岁,有了不同的经历,对我个人的成长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想,一个人身处逆境,不能什么都不做,不能垮下来。

自学数理化,两度冲刺

1977年夏天,母亲从北京出差回来,我到南阳车站去接她。一见到我,她就对我说,要高考了。

我很兴奋,我的机会终于来了,之前因出身问题一直没被推荐上大学。虽然高兴,但也知道,自己除了自学过初中数学,物理、化学都没有学过,都需要从头学起。

我当时还担着班长、车间工会主席等职,所以只能挤时间学习。因此,每天上下班,从车间到家里要往返四趟,走路15分钟,我就边走路边看化学,从初中到高中的知识都是这样学出来的,晚上再做做题。物理也没学过,不过我很快就学进去了,觉得很有意思。

毕竟时间不太充裕,三四个月的时间要把初中、高中数理化的课程都吃透不容易。

记得1977年12月高考的那天特别冷,我们在镇平县一中考试,考后,感觉很多题做得不太顺利。高考成绩发榜时,我们厂包括我在内只有两个人过了分数线。但这分数上不了重点大学,我决定重考,因为当时已公布半年后会有第二次高考,而我有信心下次能考得更好。

之后半年,我更加刻苦了。当时我们家的房子特别小,我母亲请人帮忙在房子边上加盖了一间小屋子,就我一个人住,一张床,一张桌子,晚上我可以安静地看书,但屋子的墙比较薄,冬天非常冷。屋子旁边是去厂里洗澡堂的必经路,从早到晚都人来人往。多少年后还有人记得,这个屋子的灯到后半夜都是亮着的。

和1977年各省出题不一样,1978年高考是全国统考,且规定报考重点大学的要考英语。我补了数、理、化,但英语一点也没学过,只能硬着头皮考。考场仍在镇平县一中。考英语时,我看明白了是做选择题,就每道题都划了个A,结果得了9分。

没多久,成绩就出来了,我的总分是365分,考得最好的是化学,88分,第二是政治,82分,数学和物理都是70多分。但语文分数和我估计相差很大,就要求查分。当时全厂只有我一个人过了重点大学分数线,厂里很重视,找了南阳市教育局,查后发现我的语文果然少记了20分。纠错成绩恢复后,我这次高考总分是385分,高出录取分数线40多分,觉得上重点大学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