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的力量
“先导”的力量
■本报记者 丁佳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丁抗是个“贪心”的人。
早在2017年,研究所所承担的“探索一号”深渊科考项目就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实现了万米深潜,可他却总觉得,还有些工作没有做到完美,“我们得把万米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在第二年,丁抗又带领着科考团队,第三次赴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深渊科考。在54天的时间里,科研人员开展了装备技术、地球物理、海洋地质与地球化学、海洋生物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终于“彻彻底底把这件事做扎实了”。
明明已经可以“交账”,丁抗为何还要不断追求极致?又是谁,给了这艘科考船“说干就干”的魄力和“说走就走”的勇气?
一切为了重大产出
2019年5月7日,包括院长白春礼在内的7位中科院领导,一大早就坐在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一间报告厅里。
这里正在召开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2019年度工作会,26个专项主要负责人、5个项目管理负责人悉数作报告。用白春礼的话说,借助这个机会,不同专项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同时对专项的管理情况加深了解。
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侧重于瞄准新科技革命可能发生的方向和发展迅速的新兴、交叉、前沿方向,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并形成集群优势。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许瑞明将“生物超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功能与调控”先导专项实施的5年定义为“集中产出期”。
例如,在该专项的支持下,2014年,科研人员利用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解析了30纳米染色质的高级结构,解决了分子生物学领域一个30多年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这一成果目前已经写入国际通用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教科书中。
让许瑞明深有感触的是,先导专项的组织模式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出。就以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离不开的冷冻电镜为例,在机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作为专项依托单位,拿出了1/4的时间专门为先导专项服务,并为之提供了一流的技术队伍支持。而专项的首席科学家则根据产出情况来分配机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原创性科研成果的高效产出。
在“一切为了重大产出”思想的指引下,2014年以来,该专项共有400余篇论文产出,其中刊发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刊物的论文共有40余篇,占整个中科院同期发表在这三本刊物论文总数的20%。
“我们不能老做好看没用的科研”
对于自己所负责的“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专项,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长赵卫直言不讳:“我们这个工作不好看,但是我们不能老做一些好看没用的科研。”
大规模光子集成是诸多领域的支点技术,欧美多国都在大力推进。2016年,由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牵头、多家研究所参与的“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先导专项正式获得立项支持,主要瞄准高性能计算中计算芯片所面临的数据处理瓶颈,采用光子取代电子进行信息交互的技术思路,开展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技术研究。
3年来,该专项不但在诸多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集成规模达到领先水平,还完成了光集成芯片研发公共平台的建设工作,并建立了光子计算专业实验室。
赵卫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能不断得到应用,研究能直接推动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我们手头必须有一些自己的技术,才能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
实际上,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从未把论文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对一些非纯基础研究的项目来说,论文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