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能否堵死“烂期刊”
“黑名单”能否堵死“烂期刊”
专家认为,执念于期刊,不如关注成果本身
■本报记者 韩天琪
如果把期刊投稿种种乱象比作一场森林大火,“烂期刊”就是各处“明火”,是需要首先扑灭的。而防火的根本不能是“哪里有火扑哪里”,关键还要找出背后的火源,提出更全面的防火措施。
只有解决了健全学术评价的价值体系这一根本问题,期刊乱象才能迎刃而解。而只有建立高水平、高质量、高公正性、高度负责的同行评议制度才能完善学术评价体系。
研究成果要发论文,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第一时间会选择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可就在最近的一年内,很多高校明确建立了各自的期刊预警名单。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最新一例来自于云南省昆明学院。该学院科研处根据20份全国高校、医院已公布的“期刊黑名单”,统计梳理了17个被5家以上机构拉黑的期刊,提醒“各位老师在近期投稿时注意长期影响,决定是否避开存在争议的期刊”。
在昆明学院科研处公布的“期刊黑名单”中,Medicine和Oncotarget以被拉黑20次而名列榜首。
这并非首例高校公开发布的期刊预警名单。
期刊投稿乱象拉响警报
2018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随后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通知提出,科技部要建立学术期刊预警机制,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将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论文作者所在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管理,对在列入预警名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要及时警示提醒;在列入黑名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各类评审评价中不予认可,不得报销论文发表的相关费用。”
随后,2018年6月20日,华东政法大学公布《负面清单期刊目录》,包括中国中南传媒主办的《办公室业务》,黑龙江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黑龙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北方经贸》等67种期刊。
2018年10月31日,华侨大学图书馆官网发布《投稿请避开SCI期刊黑名单》。华侨大学图书馆称,这些期刊自引率过高或者互引率过高,JCR数据库将通知其整改,整改不通过将被踢出数据库。
今年1月4日,合肥工业大学建立《“重点监控期刊”目录》,其中包括国内学术机构公布的“需重点监控和评估的期刊”、“学术期刊负面清单”等。Advanc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等60种期刊被列入《“重点监控期刊”目录》。
在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温州大学特聘教授傅守祥看来,各高校列入“黑名单”的期刊,基本上都是学界心知肚明的“烂期刊”。
这些期刊以挣钱为目的,放松论文评审、做虚假论文评审,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论文评审,使论文发表完全沦为“一手交钱、一手发文”的“独特生意”。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求索》杂志社原主编、编辑乌东峰受贿案。曾被评为CSSCI期刊的《求索》杂志,长期以收取高额“版面费”在学术界“臭名昭著”,发表一篇论文被收取的“版面费”最高达到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