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能否堵死“烂期刊”(2)
至2018年8月底,中国裁判文书网陆续公布了涉《求索》杂志案受贿、行贿的8份判决,经法院认定,乌东峰收取的论文“版面费”共近千万元,而收取的这些“版面费”“一分钱也没有交给杂志社”,全部成了乌东峰的个人财产。
一些英文期刊,甚至成为专门为中国科研人员“量身打造”的低质量论文发表平台。这些期刊往往是数据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藏身的“窝点”。
当前“烂期刊”现象的猖獗,从近些年频发的大规模撤稿事件中也可见一斑。
“期刊投稿乱象已经非常严重,对中国的学术生态造成了很大伤害。”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升华告诉《中国科学报》。从这个意义上说,把一批掠夺性期刊、虚假论文评审期刊、不讲质量只讲经济效益的期刊剔除出主流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烂期刊”存在背后的逻辑
如果把期刊投稿种种乱象比作一场森林大火,“烂期刊”就是各处“明火”,是需要首先扑灭的。而防火的根本不能是“哪里有火扑哪里”,关键还要找出背后的火源,提出更全面的防火措施。
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烂期刊”之所以长盛不衰,其背后的逻辑之一是高校评价体系导致的旺盛需求。
据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为1639024人,比2007年增加了66.7万人,涨幅为68.5%。博士研究生在校生342027人,较2007年增加了222508人,涨幅为53.7%。
“很多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需要两篇C刊论文,硕士毕业则需要1篇C刊论文。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职称晋升、申请项目时,也有论文发表数量的硬性要求。”傅守祥说,全国如此多高校、研究生和高校老师,都需要发文章才能应对当前的考核评价体系,对高质量期刊论文发表来说,肯定是“僧多粥少”。在这种情况下,论文买卖市场也就应运而生了。
胡升华认为,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使部分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把完成科研成果变成了一种交换手段。“如果我们再不从评价体系上做一些根本改变,任由现在的情况发展,会对学术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除了科研评价体系造成的需求外,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所谓“烂期刊”的存在有其自身的逻辑。
科学网博主李霞有三十余年中外科技期刊与中英文图书管理经验,她曾在一篇博文中反问道:“国外那些交了钱就发文章的刊物就一定是垃圾期刊吗?回答也许是肯定的,也许是否定的。”
李霞认为,这样的刊物之所以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绝对不是偶然的。有时,它们甚至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在一个真正弱肉强食的竞争机制里,这类刊物通常能够起到调节权力平衡、让“小人物”们也有一席之地的杠杆作用,即使是“垃圾”,也有变废为宝之功。
“这些期刊的存在,如同学术期刊金字塔的基础。虽然水平可能不高,却是迈向高水平的起点。许多刚入行的新手,往往是在这类期刊上练过的。”李霞博文中写道。
除了给“科研新手”练手外,很多并不被主流学术界认可的期刊由于可以快速发表,往往比发稿周期较长的高质量期刊更能满足科研人员对“首发权”的需要。
某985高校长聘教授胡凡(化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由于各高校在筛选进入“黑名单”的期刊时没有统一标准,不排除开列“黑名单”时的“误伤”。
纵观各高校开出的期刊“预警名单”,其中有部分期刊并不完全重合,可见各高校在筛选进入“黑名单”的期刊时,不一定遵循同一标准。
前述华侨大学期刊“黑名单”的选择标准之一是自引率过高或互引率过高。
“如果单纯看自引率和互引率很,难做出准确判断。”胡升华认为,把引用率作为评判期刊质量的标准并不科学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