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博物馆从传统走向未来(2)

光山新闻网 李晓华 2019-05-17 10:07:05
浏览

王春法:由于现行文物管理体制问题,最新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基本都留在了当地,导致国博已经有30多年没有最新考古发掘品入藏。国博最主要的功能是以物说史、以物证史、以物释史,构建中华文化物的话语表达体系,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最新考古发现品入藏,国博在这方面的功能就会持续弱化。尽管如此,国博毕竟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拥有143余万件珍贵历史文物,最大限度地挖掘展示这些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以及时代价值,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文物并不完全是越老越好,也不完全是越美越好,而是要有故事,是反映那个时代经济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代表性物征,能够反映所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同时,还应该拥有审美价值。

如何评价一件文物的价值,我认为,文物藏品的价值只有通过具体的展览才能够完整充分地呈现出来,因为每个展览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叙事体系。它会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一段完整的故事,并由此挖掘并呈现出每件文物藏品的真实价值。展览变了,我们认识和思考文物价值的角度和内涵也会因之发生变化,文物藏品价值的呈现方式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正因为如此,我才提出“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原则,并据此与国内外其他文博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促进藏品借展和重要展览巡展,从而最大限度地让文物活起来。

以2018年为例,国博共推出展览66个,其中新办展览40个,形成以基本陈列为骨干,以主题展览、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为支撑的立体化展览体系。在临时展览之下包括了历史文化展、精品文物展、考古发现展、地域文化展、国际交流展、经典美术展等,不同层次类型的观众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展览。从去年的情况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既有“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等主题展览,也有“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大唐风华”等地方精品文物展,还有“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满城汉墓展”等考古发现展,更有“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学院与沙龙”“创造的力量——十九世纪美国专利模型展”“平民情怀——平山郁夫丝绸之路藏品展”等国际交流展,以及张大千艺术展、“法古禅心——李苦禅艺术展”等经典美术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记得刚到国博工作时,曾有一位同志告诉我,若要认真看完国博所有展览需要8天,当时还觉得有点夸张,现在看起来确实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在这里我要真诚地提醒来国博参观的观众,一定要转变心态、做好计划,多来几次观展,每次只看一两个展览,这样才能看得进去、看得明白。期待几个小时就玩转国博的,注定只是到此一游,收获的只能是累,它不会带给你深刻的精神文化享受。

科技与应用

《中国科学报》:您提到过,国内博物馆在展览结构方面展示传统文化多,有关革命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展览少,有点“厚古薄今”。科学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您认为博物馆在展示科学文化方面能有怎样的作为?